工行副行长郑国雨:聚焦主责主业,多方赋能企业经营和发展
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自2005年创办以来,工行国雨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七届,副行赋是长郑中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的宣介平台、国际金融前沿热点的聚焦经营交流平台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展示平台。本届论坛由中国人民银行、主责主业展中国银保监会、多方中国证监会、企业国家外汇管理局、工行国雨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副行赋由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长郑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聚焦经营北京银保监局、主责主业展北京证监局、多方朝阳区政府、企业石景山区政府、工行国雨顺义区政府主办。本届论坛由担任战略合作伙伴。工商银行副行长郑国雨出席并演讲。
郑国雨表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增长的势头明显减弱,经济复苏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加大。
近年以来,国内改革、稳定、发展的任务艰巨,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出现波动。企业在市场、用工、供应链、资金链等方面都遇到相当大的挑战。助企纾困,助企转型,助力供应链稳链、固链是对金融工作提出的新挑战。提升服务效能,增强服务的精准性、时效性和便利性,实现银企的互利共赢,开放融合,是工商银行在内的诸多金融机构需要认真回答的课题。
“工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突出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围绕履行三项任务,聚焦主责主业,多方赋能企业经营和发展,在大考面前,交出我们工行的答卷”,他说。
一是提供金融活水,满足企业资金需求。面对当前经济发展新压力,工行银行靠前发力,突出重点,有效发挥投研作用,与广大市场主体一道应变克难,同舟共济。
一方面不断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助力稳定经济大盘,持续推动投融资、扩总量、优结构、降成本。上半年,工行的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1.61万亿,累计向实体经济投放增量资金超过2.9万亿。同时,全力保证重点融资需求,精准滴灌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升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
上半年,工行投向制造业贷款增量是去年同期的3.5倍,绿色信贷的余额达到3.5万亿。普惠贷款的增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7%,创新推出工银兴农通APP,覆盖全国1700个县域,促进金融服务向县域,向农村下沉。
另一方面,通过开展“春融行动”,积极落实稳外资、稳外贸决策部署,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上半年,累计为境内重点外贸外资企业发放表内外融资6200亿,丰富海关单一窗口配套服务团体,推出国际贸易融资跨境贷等多项金融产品。
上半年,外贸企业通过单一窗口在我行累计办理跨境汇款超过200亿美元,跨境贷产品累计超过8000亿美元。
二是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服务企业新能力。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工商银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化中国的战略部署,围绕数字生态、数字资产、数字技术、数字基建、数字基因五维布局,扎实推进数字工行建设,逐步形成营销、产品、运营、风控和决策的数字化服务水平。
通过产业+金融的数字共同体的建设,提高数字化供给能力,生态化链接能力,不断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和方式,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更好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金融需求。
在数字化供给方面,依托科技赋能,打出金融惠企组合拳,精准助力经济发展,推出对公客户数字化合作伙伴品牌服务,打造数字供应链平台,链式拓展服务26万家上下游企业,创新数字化普惠新模式,推出抗疫贷、用工贷等数字化产品,完善科创金融数字化体系建设,引导更多优质金融资产向“专精特新”企业聚集,创新优质制造业客户运营资金贷款,智慧审批机制,依托大数据进行风险分析和自动审批,审批时间从天数缩短到分钟级。
在生态化链接上积极构建金融与产业紧密融合的数字共同体,持续拓展服务供给的广度和深度,率先推出云工行、云网点等非接触服务,让数字金融随处可得。
依托“金融通”平台打造开放式银行新生态,将金融服务无缝融入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之中,助力提高企业资金的结算和周转效率。
疫情期间推出“安心偿贷”、“贴心惠贷”等数字化产品和贷款前线上(音)延期服务。精准纾困,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供应超市、医药等企业客户,在保市场主体,保增长,保就业中展现工行担当。
三是发挥全球化优势,助力企业国际化经营。
面对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外部环境,工商银行心怀国之大者,以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推动全球经贸务实合作和高质量发展。
一是持续完善全球经营网络,为企业提供全球服务。
截至上半年,工商银行在49个国家建立了421家境外机构,通过参股南非标准间接覆盖非洲20多个国家,服务网络覆盖六大洲和全球重要金融中心,为970多万企业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产品服务。
二是着力构建本外币一体化经营体系,发布工银全球行、金融服务品牌,全面提升跨境、跨市场金融服务能力,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
三是为企业搭建全球合作平台,认真履行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主席单位的职责,成功主办金砖+跨境撮合系列活动,不断完善中欧企业联盟机制,入盟企业增加值78家,包括世界500强企业37家,为中欧企业务实合作搭建良好平台,稳步扩大国际金融合作“一带一路”银行间常态化合作机制,拓展到71个国家和157家金融机构。
四是全面赋能,全力支持首都的经济发展。北京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金融管理中心和金融科技创新中心,也是工商银行重要的战略区域。长期以来,工商银行始终围绕北京发展规划,积极响应北京市委市政府号召,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全力支持首都“四个中心”及两区建设,与首都发展同呼吸、共命运。
今年疫情期间累计为保供企业提供近80亿融资,全力做好疫情下首都、能源物资保供和物流保畅保通。同时坚持以首都发展为统领,服务北京城市功能升级,新兴动能培育和京津冀城市群建设。截至6月末,累计审批京津冀协同发展项目近万亿,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融资累计超过4000亿,为首都棚户区改造项目累计审批融资2200亿,为冬奥会赛事场馆及配套设施建设提供融资超过740亿。
(责任编辑:百科)
-
人民币国际化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迎来了新的机遇。2022论坛年会“全球市场与金融发展”平行论坛于22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围绕论坛议题“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新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香港财经事务及库 ...[详细]
-
近年来,“增收不增利”成为房企业绩中的普遍现象,而,也同样没能逃过这一劫。4月25日下午,金地集团高级副总裁兼财务负责人韦传军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利润下滑,主要是因为行业下行,进行了15.2亿元的减值 ...[详细]
-
e公司讯,记者从广州市统计局了解到,一季度广州市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开局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一季度,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6751.84 ...[详细]
-
作者:fan近日,快手发布2021年年报,年报数据显示,公司收入增长37.9%至810.8亿人民币;公司经调整亏损净额为188.51亿,亏损幅度较2020年增长近139.7%。收入增速相对稳健的情况下 ...[详细]
-
肖远企:金融部门要帮助新市民做好金融健康管理,避免过度负债过度杠杆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我国约有3亿农村人口通过就业、就学等方式转入城镇,成为新市民。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 ...[详细]
-
【张博显 记者 赵修彬】针对黑龙江省疫情出现反复,疫情防控压力加大,一些居民按揭贷款出现还款困难的实际情况,黑龙江银保监局印发《关于做好受疫情影响客户按揭贷款纾困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辖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新华社北京11月23日电记者范思翔)记者23日从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了解到,国管局近日印发《关于提高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效能 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实施意见》,推动提高国有资产配置处置、日常运行、 ...[详细]
-
据央视新闻,今天4月26日)交通运输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十四五”公路养护管理发展纲要》相关情况。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副局长周荣峰表示,公路交通是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使用最广泛的交通运输方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