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局会议提振信心,股汇双双反弹,外资如何看后市?
炒股就看,政治振信资何权威,议提专业,心股及时,汇双全面,双反市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弹外
4月,看后外资流出势头已经有所放缓。政治振信资何
本周五(4月29日),议提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心股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汇双扎实稳住经济,双反市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弹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看后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方面对记者表示,政治振信资何上述表态打消了市场对于下调经济增长目标的担忧。
当日午后,市场做多情绪升温,离岸人民币日内大涨超700点,上证综指更是再度站上3000点。
接受第一财经采访的多家外资机构表示,目前资金流出的势头有所放缓,宏观经济和盈利下行压力带来的短期波动仍存,但政策重点重新回到经济增长和政策支持上,这是积极的信号。
人民币跌幅收窄
4月29日,离岸人民币一度对美元贬值至6.69附近,午后则大幅反弹,截至17:40,美元/离岸人民币报6.6211,当日最高反弹近700点,收复日内全部失地。
在岸人民币汇率也同样回调,截至16:30,美元/人民币报6.5866,较昨日官方收盘价6.6115元倒升249点。
A股方面,截至北京时间15:00收盘,上证综指报3047.06,大涨2.41%。
多位外资行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政治局会议的相关表态给市场更多信心。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方面对记者表示,政治局会议提及,“要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扎实稳住经济,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打消了市场对于下调经济增长目标的担忧。具体举措包括,“用好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并提出“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在基建和地产投资,以及消费等领域均做出了相关部署。其中,“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在政治局会议上为首次提出。
针对近期市场对于出口下滑、人民币汇率承压的担忧,会议指出,“要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回应外资企业来华营商便利等诉求,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渣打中国宏观策略主管刘洁对记者表示,中国央行有加大逆周期措施力度的空间(本周一宣布将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下降1%),但更大胆的措施可能会在以后考虑(例如加大离岸央票发行力度等)。“随着经济逐步复苏,人民币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企稳,国际资金可能会再度回流。”
贸易顺差也支持人民币维持稳定。2021年中国贸易顺差达到676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今年一季度中国贸易顺差达1629亿美元,同比增长50%。
外资流出势头放缓
4月29日,北向资金净流入42.46亿元,经历了2-3月的大幅外资流出,未来的外资动向引发各界关注。就4月的情况来看,外资流出势头已有所放缓,机构认为这一放缓的势头有望延续。
“4月21日-27日,北向资金净流入14亿美元,1月以来资金迅速流出的势头逆转,1月27日到3月25日,北向资金一度大幅流出137亿美元,创2020年初疫情暴发时期以来的新高。截至2022年4月27日,4月至今的资金流入已达4亿美元。”摩根士丹利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表示。
美国最大的公募基金之一的先锋领航(Vanguard)方面对记者表示,根据最新的大类资产回报前景展望,维持对中国股票的十年期年化名义回报预测为6%-8%(波动率中位数23.9%),中国以外全球股票(未对冲)的回报预测为3.9%-5.9% (波动率中位数16.2%)。先锋领航预计,中国将在货币、财政和监管等层面多措并举刺激经济,力求实现2022年5.5%的增长目标。
债券方面,尽管2-3月外资净卖出近2000亿元,但第一财经近期也报道,多家国际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国境内债市经历了今年2-3月创纪录的资金流出后,ETF和主动型基金获利了结或赎回的需求或已得到满足,预计资金外流不会继续加速,因为持有人民币债券的大部分机构都是长期投资者,例如央行、主权财富基金和追踪指数的被动基金。巴克莱预计,鉴于富时罗素WGBI指数纳入人民币债券,截至2024年四季度,这将会每季度吸引1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
关注涨价主题和基建
随着上证综指重新回到3000点以上,市场对于国际机构的未来配置思路报以关注。
瑞银证券中国策略分析师孟磊对第一财经记者称,目前超配食品饮料,尤其是具有“高质量成长”特质的消费板块。同时,国防军工板块对于流动性放松较为敏感,股价回调之后,该板块估值具有吸引力。
目前市场争议比较大的一点在于,究竟更看好成长风格还是价值风格?孟磊称:“现在‘价值股’估值是非常低的,另一方面‘成长股’的估值回到历史均值水平。可以说‘价值股’很便宜,但‘成长股’并不是很贵。这样的情况下,总体建议均衡配置。”
但与去年相比,成长股目前仍存在一定挑战。瑞银认为,今年盈利面临一定的下修压力,一、二季度有可能在零增长附近。鉴于估值还未到达特别具有吸引力的位置,长期资金可能还在等待。
例如,在新能源领域,清洁能源和新能源车板块此前估值已经颇高,需要用时间消化过去2年的过高股价,而光伏板块2022年和2023年将迎来各环节的产能过剩,2023年底可能迎来整个行业的盈利谷底;上游锂资源价格飙升、下游停工等也挤压了新能源车中下游的利润,4月29日,披露的2022年度一季报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486.78亿元,同比增长153.97%。实现净利润14.9亿元,同比下降23.62%。
相比之下,国际机构普遍对基建相关板块持积极看法。4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指出,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指出,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会议提及,要加强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
摩根士丹利认为,基础设施资本支出重新成为政策重点,这可能会将资本支出复合年增长率从2%提高到5%,该机构表示将继续青睐有基建敞口的板块,例如材料(水泥、钢铁等)、航运公司和建筑公司,以及新基建相关主题,如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电网和5G。
在这方面,国内外机构的看法趋于一致。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告诉记者,关注基建投资受益行业和标的,比如机械、建筑、建材等行业。“稳增长是二季度政府的主要工作,财政支出是稳增长的关键。一季度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约10.5%,预计二季度财政支出将继续向基建投资倾斜。”
此外,吴照银也认为,产品涨价的周期行业将相对跑赢。目前,全球物价居高不下,部分周期行业产品价格持续上涨,企业基本面持续改善。以原油、天然气、煤炭为代表的周期行业是为数不多的通胀受益行业。全球价格上行,农林牧渔行业也受益于价格上涨,在整体弱势的市场中显现一些投资机会。
(责任编辑:焦点)
-
【极氪汽车回应是否调价:不会跟风做价格调整】财联社11月23日电,多家车企近日对旗下新能源汽车产品进行了价格调整。针对极氪汽车是否会跟进调整售价一事,极氪智能科技副总裁赵昱辉回应记者称:面对复杂的市场 ...[详细]
-
本报记者冯樱子 北京报道“催收人员在我没失联的情况下,暴力催收,通过通讯录不停的打电话、发信息骚扰我家人朋友。”一家股份制银行信用卡客户在网络上投诉称。《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某投诉平台涉及“信用卡” ...[详细]
-
磁材龙头中报净利预增超100%背后:行业产能将分化,高性能钕铁硼成决胜关键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科创板日报》7月10日讯实习记者 蔡珍椽)近日来,稀土磁材行业上市公司消息不断。预计上半年净利润4.4亿元-5.1亿元,同比增长100%-13 ...[详细]
-
本报记者 郭阳琛 石英婧 上海报道频频向中概股发难的美国做空机构灰熊Grizzly Research),这次瞄准了。近日,灰熊发布做空报告称,蔚来通过会计手段夸大了收入和净利润率,其优秀业绩是通过与武 ...[详细]
-
三部门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 确保四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确保四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本报记者 郭冀川11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多措并举夯实工业经 ...[详细]
-
先挖苦马斯克巨资买推特又抨击收购终止 特朗普:他把自己搞得一团糟
来源:cnBeta报道称,特朗普还暗示马斯克过去曾对他“撒谎”。特朗普说:“你知道的,埃隆说他从来没有投票给共和党,但我不知道此事,因为他告诉我他曾投票给我。所以他是又一个胡说八道的表演家。”特朗普继 ...[详细]
-
2022年7月7日开始的第十四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在7月9日夜里落下帷幕。三个白天,超过60场主题演讲、12场议题讨论、1个联盟成立仪式、1场巅峰对话、中国造车新势力排行榜第十季发布、第八届金轩奖颁 ...[详细]
-
自民党赢得参院选举,专家:安倍派或分崩离析,日本可能更具攻击性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邢晓婧 徐耶鲁 徐可越】在当地时间10日举行的日本第26届国会参议院选举中,自民党和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获得超过半数席位,选举结果也显示,包括非改选席位在内,对修宪持积极 ...[详细]
-
东兴证券“催熟”注册制下欺诈发行第一股 重承揽轻质控顽疾难除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相关公司: 出品: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作者:IPO再融资组/钟文或“催熟”了注册制下欺诈发行第一股。 ...[详细]
-
进入7月,造车新势力陆陆续续交付成绩单。小鹏、哪吒、理想、零跑、蔚来1~6月累计交付车辆分别为68983辆、63131辆、60403辆、51994辆、50827辆,除蔚来以外,其他四家同比增长均超过1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