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传“6500亿债务压顶”,复星起诉彭博
原标题为《复星起诉彭博:别总想着搞个债务压顶的被传博大新闻》
来源:冰川思享号
文丨艾川
当未掌握充分证据,说一家民营企业正被政府监管“关注”时,亿债这不是顶复爱护自由市场,而会令这些企业直面更多的星起市场风波和做空风险
复星集团今日(9月15日)上午表示,就彭博新闻社相关报道严重失实一事,诉彭将向法院提起诉讼。被传博
9月13日,亿债彭博发表《中国监管部门要求银行和部分国企摸底与复星系企业往来敞口》一文,顶复报道称“据知情人士,星起中国银保监会近期要求商业银行摸底复星集团的诉彭债务敞口”。
9月14日,被传博复星公开回应,亿债经多个渠道向监管机构求证,顶复中国银保监会未要求商业银行摸底复星的星起财务敞口,与复星合作的诉彭多家商业银行从未收到相关通知;彭博所谓“监管部门要求摸底复星”纯属子虚乌有,相关报道严重背离事实。
彭博,这次报道失实的问题出在哪?还有那个所谓“6500亿债务压顶”的爆炸性市场流言,是怎么“制造”出来的?复星,这次又为何如此较真?
一切要从复星的“减持风波”说起。
9月以来,复星旗下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控股股东减持公告。其中,控股股东拟减持不超过8008.97万股A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比例3%,减持总金额可能在30亿元左右。
在当下此种晦暗不明的经济大环境中,如复星这样体量和名望的民营企业一举一动,本就在风口浪尖之上,引发一些猜测本也实属正常。
9月13日,有消息表示北京市管企业收到北京市国资委通知梳理与复星集团的合作情况,并研判相关合作风险。
当天,复星在第一时间回应称:经向北京国资委问询,获悉这一调研是北京市国资委系统的一项日常信息搜集工作,没有任何针对性,此前他们也对有关企业发过相关调研通知。
也是在这一天下午,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发布微博称:“已回到上海,正在这两天正在按照防疫要求进行隔离。”郭广昌强调:“复星的竞争力在于全球化的视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作为一家植根中国的企业,中国永远是复星最重要的根据地。”
9月14日,复星党委书记、复星国际副总裁祝文魁在北京拜会了北京市国资委有关领导,就有关合作情况进行了工作交流。
北京国资委风波就此告一段落。而几乎就在同时,彭博的报道也出来了。
复星减持上市公司股份一事不假,有负债在身也不假,复星对此也从未遮遮掩掩。
复星国际执行总裁、CFO龚平坦言:减持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评级,夯实流动性安全垫,增强跨越经济周期的能力,是近几年财务战略的正常延续。
这段表态虽中规中矩,但解读起来实则很有信息量。最关键的可能是这一句:(减持)是为了夯实流动性安全垫。
所谓流动性安全垫,这应该说的就是复星的负债问题,相比口径繁多极易误读的负债,增加流动性才是真问题。
没错,复星减持的目的之一当然是为了还债。借债和还债都是市场行为,这本没有什么特别的。
但在这个企业负债,特别是房企负债爆雷声不断的年代,复星的债务问题一下子也跟着特殊了起来,再加上媒体和舆论一再夸大其词,这事也就变成了爆炸性新闻。
网络盛传的所谓复星6500亿债务压顶,乍听起来很是吓人,但这一说法实质上完全是混淆了不同的概念,稍作拆解可能就清楚了。
6500亿的数字,是复星国际合并报表的全部债务,包含了旗下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的债务。但是,金融机构的债务和企业的传统债务不是同一个概念,复星国际真实的企业债务实际上只有2600亿。
进一步拆解,这2600亿债务,还包含了旗下如和复星医药等并表子公司的债务;而对这些债务,复星国际是不负连带责任的。
真正归属于复星国际的负债,只有1000亿元。而相对应的NAV(净资产价值)是2700亿元,对应的股价应该在港币20元左右。而现在复星国际的股价是多少?刚好5元,这还是因为今天大涨了一波。
再说,复星所谓的负债并不是一个新情况,它一直在那里,怎么反而因为这次复星去减持资产了,去有序还债了,市场才仿佛第一次知道:复星居然欠债啊。真是不得了的大新闻。
谁不负债啊?没有负债就没有现代金融市场。
还债更不应该是什么大新闻,不还债才是。
就算市场第一次知道,监管部门怎么可能是第一次知晓复星的负债事宜,又怎么可能有什么“紧急行动”?这是侮辱现代金融监管的专业性么?
难道说,舆论不制造个大新闻,复星就不负债了?难道说,复星的负债因为减持还债反而变得更严重了?
复星的上述表态中,同样不可忽视的是“正常”二字:(减持是)是近几年财务战略的正常延续。
对一家企业而言,减持增持资产本就是极其正常的商业行为,有买就有卖,有持有就有退出。股市从本质上而言,就是提供了一种市场化的股权进入和退出机制,所谓IPO,不就是大股东实现增值和有序退出的一种市场化机制么?
如果一个市场没有了退出机制,那才是市场化之殇吧?
事实上,复星这段时间也并非只卖不买。就在昨天(9月14日),复星在减持了306万股复星医药A股的同时,也回购了1100万股复星国际,9月6日至今,已累计四次回购1580万股。
9月初,复星旗下的豫园股份,还拿下了上海黄浦区福佑地块开发权,拟打造定位全球时尚文化秀场的“大豫园片区”。
更不必说,复星的数笔投资回报率都相当高,如投资业和,赶上“喝酒行情”,最高时暴利浮盈超130亿。复星此次减持金徽酒,13%股份交易总价预计就达19.37亿元,而两年前拿下38%股份,不过才花了25.52亿元,此次减持无疑实现了漂亮的投资回报。
没有一种减持,比大赚后的减持更市场化的了。
有买有卖,低买高卖,这和市场流言中的“紧急套现”又有什么关系?真的紧急了,对手盘还会让你赚这么多?
对了,今年8月初,马斯克也卖了790万股公司股票。当时媒体也各种质疑和猜测,最后证明啥事也没有,一句话:正常的市场操作。
自8月底以来,巴菲特(伯克希尔·哈撒韦)卖了1157.9万股,市场当时也流言蜚语了一阵,后来还是想明白了,这笔投资回报率高达30多倍,人家巴菲特大赚了怎么就不能抛了?再说,巴菲特仍然是比亚迪第二大股东。
只买不卖,能叫投资么?你以为是貔貅啊。
复星的表态中还有一句话也很值得看看:减持是为了增强跨越经济周期的能力。
“跨越经济周期”,这是一个近年来常被提到的概念,大致的意思就是:在经济大环境前景不明的情况下,企业做些减持资产降低负债的类似准备,是为了更安全地“过冬”。当然,过冬是广义而言,未必适用于复星。
我们应该都还记得,8月下旬时,任正非在华为内部论坛上说了句金句: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2021年最后一天,马斯克也语出惊人,预言2023年前可能有金融危机。
经济是有周期的,就像投资是有买卖的,这都是客观规律。
任正非和马斯克的预言未必就很靠谱,复星很可能对此有不一样的判断,一家企业的经营表现也并非与经济大环境完全挂钩。但这些预测给我们更重要的启示并不是预测本身,而是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对一个成熟的企业和企业家而言,对经济低潮期时刻保持警觉,并为此做好相应的财务准备,是极其必要的商业智慧,也是区分他们和平庸企业的一大标志。
无此,他们何以安然穿越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周期?
在当下的全球经济和企业环境中,为经济周期下行做好准备,是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重要智慧。
对经济低潮期有提前量的做必要的储备,非但不能理解为一家企业被冻得不行了,而要视为一家企业势必穿越冬季的审慎布局。
在我们这个时代的舆论环境里,但凡是企业减持资产,一定要加上一个“甩卖”或“贱卖”的定语,但凡是企业回拢资金增强流动性,一定要加上一个“断臂求生”甚至“大厦将倾”的判断。
这并不是什么前瞻性,这是一种幸灾乐祸的思维模式。万一蒙对了就是“我早说过吧”;错了就是“还好他们及时醒悟了”,似乎自己就是那个吹哨人一样。
没想到的是,彭博这样的全球顶级商业媒体也难脱窠臼。
市场的流言蜚语也就罢了,彭博更有理由从市场正常商业行为的角度,去解读和理解一家中国民营企业的进退。
彭博这篇报道之所以影响这么大,其一当然是因为彭博和复星在各自领域的超然地位,第二点可能更为重要,彭博抓住的是海内外市场和中国企业都非常关心和敏感的点:政府监管。
某些海外媒体或许并不十分理解监管部门在中国经济语境中的意义,或许也并不真正共情民营企业在这种语境中的尴尬与不易,又或许,这些他们也知道,但敏感带来关注。
他们或许已经主题先行:中国民营企业资金链紧张了,中国民营企业不行了,中国经济危机四伏。而后他们会戴着有色眼镜四处寻找他们所认为的蛛丝马迹,而在这其中如果伤害到一家企业的正常经营,乃至市场的正常运行,都不在他们的考虑中。
如果媒体真如自己主张的那样尊重自由市场尊重企业家精神,是不是更应该在此种敏感时刻,审慎的发布相关信息呢?
在中国的语境下,当你在未掌握充分证据的情况下说一家民营企业正被政府监管“关注”时,这不是爱护自由市场,而会将让这些企业直面更多的市场风波和做空风险。
此类事情最不公平的点在于:当(海外)媒体轻易将政府监管与民营企业相勾连时,这家企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很难自证清白。
毕竟,广义上的政府监管时刻都在;毕竟,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市场宁可信其有。
复星卖了点资产,赚了点钱,还了点债,这就是市场。猜测自是市场的天然权利,但有些中国语境内的特别议题,只要放出来,即使后来被证伪了,不了了之了,对企业和市场的伤害却是不可逆的。
如此,发声者更应谨慎。
(责任编辑:休闲)
-
三甲医院医保飞检曝出重重问题 原院长涉嫌受贿3000多万,心内、骨科成监管“风暴眼”
来源:华夏时报华夏时报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医保飞检风暴将触发对过度医疗、商业贿赂等一系列问题的整治。近日,大型三甲医院——云南省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下称“昆医大二院”)被曝出重重问题。中央纪委国家 ...[详细]
-
摘要: 小米1s刷机,小米线刷解锁教程-线刷宝万能刷机工具;小编已经整理好fastboot模式线刷教程,这个方法不止支持小米1s,还支持fastboot模式刷机的型号。只要你有刷机需要,都可以使用线刷 ...[详细]
-
里约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奥运场外同样又刮起一股奥运纪念品收藏风。因这场4年一度的体育盛事衍生出的纪念币、纪念牌、纪念邮票、纪念章,以及火炬、参赛证、成绩册、签名球、签名衫、明信片等,具有一定的纪 ...[详细]
-
昨天网上传出一条消息,说6月25日发行的《锦鲤》特种邮票,因故推迟。这种临时措施确实罕见,集邮的朋友们纷纷猜测,“锦鲤最早起源于中国”,但“邮票8条鱼全部是日本 ...[详细]
-
西方经济衰退众生相:国际海运价格暴跌,孟加拉服装库存堆积如山
西方经济衰退众生相:国际海运价格暴跌,孟加拉服装库存堆积如山来源:华尔街见闻 赵颖西方国家家庭服装需求下滑,孟加拉服装库存猛增;航运公司陷入“恐慌模式”,海运费用持续下跌,低到难以想象。在过去的一年里 ...[详细]
-
2002年发行的龙门1公斤纪念精制银币,正面图案为龙门石窟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图,并刊国名、年号及"中国石窟艺术·龙门"中文字样。背面图案为大卢舍那佛像图,刊有面额。含 ...[详细]
-
今年夏秋,钱币市场遭遇寒冬,新发贵金属纪念币如大足石刻银币高开低走,令众多钱币爱好者大跌眼镜。而国家接连发行数量破亿的纪念币如二猴、孙中山等等),有意打压市场炒作,意欲使流通纪念币真正流通起来,岂料钱 ...[详细]
-
说到抗战,大家都不陌生,也许我们没有亲身经历,亲眼见证,但是我们都学习了解过,关于抗日战争,也许我们知道的很多,那么,对于抗日战争纪念币,我们肯定有着独特的感情,又对它了解多少呢? ...[详细]
-
转自:天津日报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记者 申铖)记者21日从财政部了解到,为鼓励制药产业发展,降低患者用药成本,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药监局日前发布公告,发布第三批适用增值税政策的抗癌 ...[详细]
-
很多的人不知道大黑十人民币图片到底是长什么样的,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大黑十人民币图片,究竟长什么样子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