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定调财政增量政策:盘活万亿存量专项债,税费支持再加码
地方将加快盘活万亿级存量专项债稳投资,国常新能源汽车、定活万养老托育服务业享受税费支持新政,调财困难群众财政兜底加力。政增支持再加
中国稳经济不搞“大水漫灌”,量政量专但下半年宏观政策更加积极作为,策盘财政政策发力适度加码。亿存
近日,项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税费会议指出当前经济延续恢复发展态势,国常但仍有小幅波动。定活万要贯彻党中央、调财国务院部署,政增支持再加有针对性加大财政、量政量专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策盘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当前稳增长中担当重任。此次国常会相关部署中,基本明确当前财政政策加码细节,概括起来主要有三项:盘活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下称“专项债”)限额空间,扩大有效投资;适当扩大税费支持政策,比如新能源车免车购税政策延期,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扩围至养老托育服务业;强化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保障基本民生。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财政政策强调有针对性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主要是希望将有限的资金精准发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在当前及未来财政紧平衡的背景下尤为重要。财政政策精准发力,将对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发挥重要作用。
“比如此次会议针对新能源汽车新增1000亿元车购税减免,降低个人消费信贷成本,有利于刺激消费。充分使用专项债资金,有利于提振基建投资。”罗志恒说。
万亿级存量专项债“新弹药”
7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延续复苏态势,但受疫情、高温多雨等因素的影响,经济恢复势头边际放缓,巩固经济回升的基础仍需加力。
罗志恒表示,当前经济在恢复进程中遇到波折,主要体现在消费仍较低迷,其中餐饮消费仍是负增长;烂尾楼引发的“断供风波”冲击居民和金融机构信心,导致房地产销售、投资增速进一步下滑;企业投资意愿不足,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主要是基建投资和出口在支撑当前经济。
今年主要经济数据中,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数据比较亮眼,增速连续三个月加快。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7个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4%。
基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背后,离不开今年上半年3.45万亿元新增专项债基本完成发行,为重大基建项目提供资金支撑。不过今年新增专项债额度已经基本在上半年用完,要保持全年基建投资稳定,分析师们认为可能面临资金缺口。
上述国常会要求,依法盘活地方专项债限额空间。这是国务院近期第二次提及盘活专项债限额空间,也是落实7月18日政治局会议提出的“支持地方政府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
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告诉第一财经,依法盘活地方专项债限额空间是当前财政政策的发力重点,由于今年专项债已于6月底基本发行完毕,明年专项债提前发行可能会在四季度落地,三季度属于政策空窗期,通过盘活地方专项债限额空间可以使财政政策保持在一定力度,继续发挥政策效能。
为了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中央给地方举债设立“天花板”,采取限额管理,举债余额不得突破限额。由于各种因素,地方并未用足限额,即地方专项债余额低于限额部分,成为可供地方使用的存量额度。根据财政部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专项债约有1.55万亿元存量额度。
王静文表示,专项债余额与限额之间的差距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往年已批未发行的部分,这部分主要是中小银行专项债,对投资没有影响,这部分剩余额度在3000亿元以上。二是部分债券到期后,并未相应发行再融资债券,释放了额度。所以,能够稳投资的专项债规模约1.2万亿元。
罗志恒表示,今年发达地区受房地产市场影响,土地出让收入也受到冲击,总体财政压力大于往年,用好限额能够适当缓解部分地区财政压力以及推动基建的能力。
他表示,2021年末各地专项债的限额与余额之差的地域分布不太均衡,发达地区空间大、欠发达地区空间相对小,北京、上海、江苏、山东、福建、浙江六省市剩余限额合计达到6199.6亿元,占地方政府全部剩余额度的41.3%。
“分布不均衡的特点以及各地对专项债的需求度不一,同时部分地方政府反馈专项债的使用受到限制,尤其是中部地区项目收益相对较低,因此实际上完全发挥出作用仍要在项目储备、筛选上下足工夫。”罗志恒说。
王静文表示,从动用存量专项债手续上来看,地方盘活这一限额不需要当地人大或者人大常委会批准,只需要财政部批准即可,手续更为简便。目前财政部门也有让财政状况好的地方多发债的政策导向,预计东部经济大省可能会增发一些专项债券,以更好地承担支撑全国经济的重任。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研究指导地方用足用好专项债务限额,依法盘活债务限额空间,发挥有效投资作用。
税费支持再加码、强化民生兜底
积极财政政策除了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对冲经济下行压力,今年另一大关键是实施力度空前的退税减税降费、缓税费等一揽子税费支持政策,给企业纾困。
税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7月20日,合计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万亿元。
此次国常会继续出台针对性强的税费支持政策。
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上述会议决定,将已两次延期实施、今年底到期的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再延期实施至明年底,预计新增免税1000亿元。
为了缓解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养老托育服务业经营困难,上述会议决定对养老托育服务业增值税留抵税额一次性退存量、按月退增量。
这也意味着今年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实施范围再次扩大,新增养老托育服务业。今年以来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已经超2万亿与,实施范围将扩大至制造业等14行业。
民生支出一直是财政保障重中之重,此次受疫情、灾情冲击,困难群众增多。上述会议部署加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力度的举措, 兜牢民生底线 。
比如全面落实低保扩围。在现行覆盖低保对象、孤儿等7类群体基础上,将领取失业补助金人员、低保边缘人口新增纳入保障。扩围后政策覆盖6700万人。向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增发的一次性生活补贴,要尽快发放到位等。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累计支出低保等资金1200多亿元,同比增加7%。
(责任编辑:热点)
-
文/潘昱辰 编辑/周远方)11月21日,雷丁汽车宣布完成A轮融资,整体融资规模为32亿元,将于11月底开始陆续到位。雷丁方面表示,此次融资由潍坊市潍城西部投资发展集团领投,来自山东省内的国有资本、产业 ...[详细]
-
苹果公司今天发布了 AirTag 物品追踪器的新固件更新,版本号为 2A24e,高于 4 月份发布的 1A301 固件。苹果不提供 AirTag 更新的发布说明,所以并不知道这次更新有什么新内容。用户 ...[详细]
-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今年的“双11”,直播电商仍是增长亮点。借助移动互联网的流量优势,直播带货行业在近些年方兴未艾,在经过几年粗犷式发展后,直播带货行业的现状如何?面临哪些瓶颈和挑战?其未来又将呈现怎样的 ...[详细]
-
新华社东京11月11日电记者钟雅)日本央行11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由于进口商品价格持续飙升叠加日元大幅贬值,日本企业物价指数连续20个月同比上涨,10月同比上升9.1%至117.5,再创有统计以 ...[详细]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于梦儿)11月22日晚,唯品会公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指出,该公司当季实现净营收216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49亿元减少了13%。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归属 ...[详细]
-
11月10日,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两家国内晶圆代工企业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两家公司均实现单季销售收入环比增长,但前者盈利环比有所下滑,后者盈利保持增长。展望四季度,中芯国际预计销售收入环比下降13% ...[详细]
-
深入推进能源革命 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能源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北部荒漠,19.6万余块光伏板立于黄沙之上,国家电投达 ...[详细]
-
美国名义通胀同比下行至8%以下现值7.7%,前值8.2%),核心通胀同比确定下行拐点现值6.3%,前值6.6%)。美国通胀数据公布后,市场反应比较积极,十年期美债利率盘中下行近30bp, 标普500上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11月23日消息,指数午后震荡回升,沪指探底回升翻红,创指、深成指跌幅明显收窄。板块方面,中字头股票全天强势,光伏、风电、储能等新能源赛道股午后 ...[详细]
-
国立科技拟易主95后褚一凡近2亿接盘 上市累亏2.7亿邵鉴棠夫妇套现4.8亿离场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长江商报成立二十年,300716.SZ)或迎来一位“95后”实控人。据国立科技披露,公司控股股东永绿实业拟作价1.96亿元向泉为绿能投资海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