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保持续掀热潮!超190款覆盖278个地级市近亿人,多地升级上线,这一问题引关注
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简称“惠民保”)继续掀起参保热潮。惠民
11月7日,保持2023“清远惠民保”升级上线;11月15日,续掀线问2023年“广州惠民保”正式开放投保……11月以来,热潮人多全国多地升级上线新一年度惠民保产品。超款
据众托帮统计,覆盖截至2022年10月底,个地关注全国28个省132个地区278个地级市推出了193款惠民保,市近亿级上约8500万人参保,地升保费约85亿元。题引11月前7天,惠民全国惠民保新增参保突破800万人,保持保费超过10亿元。续掀线问11月8日,热潮人多全国9个地区同步上线惠民保。超款
今年已上线超190款惠民保
今年各地升级上线的惠民保延续惠民特色,低门槛高保额仍是标配。
例如,2023年“广州惠民保”设置了基础版和PLUS版两大版本。其中,基础版保费为49元/年/人,年赔付金额最高200万元;PLUS版保费89元/年/人,年赔付金额最高300万元,保障范围覆盖医保范围内住院及特定门诊医疗费用、医保范围外住院及特定门诊医疗费用,高额特定药品数量从去年的38种增加至45种,恶性肿瘤、罕见病患者的医疗负担将进一步减轻。
2023“清远惠民保”延续惠民特质,推出99元升级版和69元基础版供清远基本医保参保人选择,旨在增强与清远基本医疗保险融合互补作用。与2022年保障方案相比,“清远惠民保”保障升级,实现“一减一降三提升”。其中,升级版严格既往症限制,从5大类减至1大类(仅限制恶性肿瘤-重度);升级版年免赔额从1.8万降至1.7万,降低免赔门槛。
在投保人群方面,多地惠民保不限户籍、年龄、职业,无需体检、无等待期,凡是当地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正常参保缴费的参保人均可投保;在投保范围方面,惠民保进一步向三四线城市下沉,惠及更多人群。
“惠民保”即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最早于2015年在深圳市萌芽。202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要加强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在此背景下,惠民保自2020年开始快速发展。
2020年以来,惠民保作为具有“普惠”性质的商业医疗险,业务模式得到政府、商业保险机构,以及第三方服务平台等的广泛参与,发展呈现井喷态势,逐步成为基本医疗保险的重要补充。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近日发布《2021中国保险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惠民保覆盖全国28省,共有1.4亿人次参保,保费约140亿元。
惠民保可持续发展引关注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近两年现象级保险产品,目前大多数城市定制型医疗保险项目还未经历完整的保险期间,部分地区参保人群增速出现挑战。对于惠民保这类低保费、低门槛、高保额的惠民产品,如何高质量可持续的发展成了整个市场关注的焦点。
“预计2025年前,全国惠民保的年度有效保单人数或在保人数将超过2亿人次。”众托帮联合创始人龙格表示,目前惠民保项目本身的长期可持续性仍应重点关注,提升年轻和健康人群的持续参保率是关键。
近期召开的线上研讨会上,财险产品创新部产品研发处李君杰认为,一是从产品设计来看,数据积累非常重要,也是产品迭代、升级延续的关键点;二是参保人群的平衡,除了年龄段的平衡,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参保人群的比例;三是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例如可以通过健康管理服务改善民众健康状况,增加客户黏性,同时也可以降低惠民保赔付率。
此前发布的《2022年惠民保可持续发展趋势洞察》指出,从逻辑上看,惠民保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筹资可持续和支付可持续。其中筹资可持续即持续保持足够大的参保量,支付可持续即在基金管理上能实现有效控费。
在筹资端,惠民保需要解决尽可能提高参保和续保,从而维持高参保率:产品价格、政府参与、客户体验是影响参保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支付端,惠民保需要解决基金应该支付什么,支付多少和怎么支付三个问题。
报告建议,推动惠民保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从以下三大方面入手:
一是筹资可持续性,主要通过产品合理定价、多维度提升客户体验、争取政府参与开放医保个账、专业化的城市营销策略提升商保意识等四方面提升参保率;
二是支付可持续性,主要从自费保障责任的精细化设计划定赔付范围,探索产业融合创新支付模式降低赔付成本等提升基金支付效率;
三是实现医保局、银保监、央企保险机构等多主体间的数据互通互联,提升惠民保产品创新、精准定价、规范高效运营能力。这方面,亟需政府部门加强对惠民保业务数据的规范化管理。
(责任编辑:知识)
-
财联社11月23日讯编辑 李俊)受债市大跌影响,转债市场上周亦出现了下跌,转债估值继续压缩,但仍处于历史高位。需要注意的是,债市“赎回潮”中,可转债作为流动性较好的资产同样面临抛售压力。据WIND数据 ...[详细]
-
被称为“危机Alpha”的CTA策略,近期由于净值回撤,引发了一场大论战。此前业绩亮眼的CTA基金,6月以来却遭遇逆风,不少基金单周亏损达5%、10%,甚至更高。对此私募认为,通胀超预期带来美联储加息 ...[详细]
-
开考六分钟答案便流出 安徽农商行系统招聘考试调查结果公布:共有12名考生参与作弊
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 李海颜)6月25日,针对安徽农商行考试疑似出现大规模作弊事件,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安徽省联社”)官网发布情况通报称,据公安机关反馈,专案组已抓获2名犯罪嫌疑人,经查 ...[详细]
-
任泽平称被批“格局不够”,从此远离恒大总部,但否认与许家印“掀桌子”
6月26日晚,在与俞敏洪连线时,任泽平否认为1500万年薪加入恒大,去之前已是千万年薪,差别不大。他表示许家印是非常有企业家精神、冒险精神的人,也不要轻易以成王败寇来评论。自己做了建言,虽然没发挥太大 ...[详细]
-
“保交楼”再迎新政 央行2000亿元无息贷款支持计划正在路上
据《经济日报》周二报道,中国人民银行日前表示,将在前期推出的“保交楼”专项借款的基础上,面向6家商业银行推出2000亿元“保交楼”无息贷款,以鼓励其支持“保交楼”工作。报道称,央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潘功 ...[详细]
-
动力电池“军备竞赛”加速,“宁王”凝聚态电池已在研发中,2022年或至少召开4场发布会
财联社6月25日讯,董事长曾毓群今日在重庆车展上透露,除全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包括大家没有听过的凝聚态电池,宁德时代都在搞。曾毓群表示,动力电池化学体系的创新、结构的创新、制造的创新,再加商业模式的 ...[详细]
-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王 宁今年以来,受股票市场波动影响,可转债公募基金整体收益不乐观。《证券日报》记者根据Wind数据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23日,57只可转债基金中,仅有2只实现正收益,其收益率分别为 ...[详细]
-
每经记者 陈梦妤 每经编辑 魏文艺 “经排查,除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其森正在协助有关机关调查外,公司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协助或配合有关机关调查等不能正常履行职责的情形。”6月24日晚间, ...[详细]
-
中国企业讲述中国故事 《科创会客厅》共话机遇与挑战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的蔚来汽车、颜值与绿色兼修的五菱宏光、能听会道的……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是支撑未来中国发展的关键。随着中国 ...[详细]
-
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天然气短缺风险影响,德国6月商业景气指数从上月的93.0点降至92.3点。数据显示,构成商业景气指数的4项指标中,制造业和贸易两项指标环比显著下降,服务业和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