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的新一线城市为什么是它们?
原标题 2022的线城新一线城市为什么是它们?
在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2022年6月1日发布的《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上,15座新一线城市依次为:成都、市为什们重庆、线城杭州、市为什们西安、线城武汉、市为什们苏州、线城郑州、市为什们南京、线城天津、市为什们长沙、线城东莞、市为什们宁波、线城佛山、市为什们合肥和青岛。线城
划一下重点:合肥时隔一年重回“新一线”之列,沈阳则首次离开了这个名单。
《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各项指标主要采用的是2021年全年或截至2022年年初的数据。采用170个主流消费品牌的商业门店数据、17家各领域头部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和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这份榜单每年都会围绕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维度来评估中国内地337座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发展情况。
每年榜单发布,大家关注的重点大多会落在哪些城市入榜“新一线”,它们的排名位次如何。但实际上,每座城市获得的排位背后都有对应的得分,它们是经过大量数据指标计算之后得出的——今年就包括了5个一级维度、17个二级维度和78个三级维度指标。仔细观察城市的商业魅力得分,你能够在了解城市排序之外获得更多的信息。
比如,新一线城市与一线城市之间的差距实际上是在持续缩小的。
在下图中,新一酱重新处理了2017年至2022年所有城市的总分:在公布的榜单上,我们会将新一线城市的首位设定为100分;而这里,我们将一线城市的首位设为100分——这是指数数据在呈现上的差异,不影响城市之间相对关系的表达。
很明显,包括不在今年新一线之列的5座城市,所有新一线城市的历年得分折线都是渐进向上的。如果将北京和上海列为中国内地城市当前发展的天花板,那么新一线城市都在向这个顶部靠近。
成都今年的商业魅力指数已经非常接近广州和深圳,并且除了此前就已领先深圳的城市枢纽性,在商业资源集聚度和生活方式多样性2个一级维度上成都也都超越了广州和深圳。重庆在最近2年的指数增长斜率与成都类似,都处在快速成长和超越对手的阶段。
在前几年的分析中,我们着重强调了新一线城市内部的梯队差异。这一套梯队的划分也在近几年出现了变化。
从综合得分的差距来看,原本处于第二梯队头部的苏州,得分与第一梯队的西安和武汉咬得更紧。而南京和天津则在这两年没有明显的升势,并在今年被郑州超过——以得分上微弱的优势,郑州的排名连进2位,并在第二梯队中成功从后腰部跨域到了领先位。长沙和东莞的排名尽管没有变动,但它们的涨势也与郑州类似。
在最胶着的第三梯队,城市得分都非常接近,稍有表现不佳的指标,很容易就被挤到二线城市之中。不过也有好消息。五六年前,它们的商业魅力指数只有北上的1/5,而现在,这个数字已经接近1/3。
新一酱曾经在一座排名持续下降的城市被问“为什么我们回不去新一线了”,当时新一酱的回答是:只能说别人的增长曲线比你们更陡峭。看完以上关于历年商业魅力指数的分析,你应该理解了这句答案的含义。
接下来,新一酱和大家逐一分析15座新一线城市今年的数据表现。
下面每个城市都有一个圆形柱状图,从0点开始顺时针的每一个柱子代表城市在各个三级维度上的数据表现。按照五组色块分,它们依次代表了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中的各项指标。
你可以把外面的圆形理解为参考线,每项指标的第一个非一线城市得分落在圆的弧线上,大于这个得分的柱子(只有一线城市)会冲出圆环,相对较弱的指数则只会有很短的柱子。具体的指标名称我们已经列在文末,或者可以参考后续发布的完整报告中的详细呈现。
另外需要着重说明,为保持榜单的延续性,《2022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衡量的是所有城市在2021年的发展情况,各项指标主要采用的是2021年全年或截至2022年年初的数据,本年度的榜单计算未考虑2022年上半年的疫情影响。
[ 成都 ]
成都的新一线城市榜首地位依旧无法撼动,而且从商业魅力指数的总得分看,它与广深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今年成都在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和生活方式多样性三个一级维度上分别排名全国第3、第4和第3位,已经超过深圳,或者同时超过了广州和深圳。相比之下,成都的城市人活跃度和未来可塑性还有可进一步提升的指标,比如消费活跃度、社交活跃度、创新氛围指数都落后于至少两座新一线城市。
[ 重庆 ]
重庆今年再次超越杭州,成为新一线城市的第二位,并且这次拉开的分值差距明显更大。在城市枢纽性和城市人活跃度上,重庆今年的排位分别提升了2位和3位。其中提升较多的二级维度包括了交通联系度、物流通达度、社交活跃度和商业资源区域中心度指数。未来可塑性仍然是重庆的短板,其创新氛围指数和消费潜力指数都没有进入全国前10名。
[ 杭州 ]
尽管总名次下降1名,落到了新一线城市的第3位,杭州仍然在城市人活跃度上领先于所有新一线城市,并这一维度下的夜间活跃度排名上升。杭州的大品牌青睐度今年超越了深圳,仅次于上海和北京,不过其商业资源的集聚还有待城市商业空间格局的进一步打开。过去一年,杭州在交通联系度、消费多样性、人才吸引力和城市规模与增长指数上排名有所下滑,需要更综合平衡地发展。
[ 西安 ]
西安稳住了新一线城市第4的位置。凭借西北门户的区位,城市枢纽性依然是西安的突出优势。但受到物流通达度排名较低的影响,西安的城市枢纽性也同步下滑1位。商业资源集聚度和城市人活跃度也是西安过去一年有所退后的维度。其中由于品牌门店增长放缓,大品牌青睐度排名下降较多。好的趋势是,西安仍在持续吸引人才,其毕业生留存率进入了全国前10位。
[ 武汉 ]
疫情影响结束,武汉在新一线城市的排名回升了1位。商业资源集聚度和未来可塑性分别上升了1位和2位,是武汉复苏较快的领域。品牌商业资源以更快的速度进驻、商圈客流量和消费活跃度恢复至以往,城市商业活力的回归也带动了武汉创新氛围与人才吸引力的排名增长。不过,武汉的基础商业指数和夜间活跃度仍比上年下降,城市的全面回归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 苏州 ]
随着武汉的复苏,苏州今年的排名下降属于合理回归。相比综合排名,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人活跃度和未来可塑性是苏州的优势项,而受限于交通通达度和商业资源区域中心度上的禀赋,城市枢纽性则是相对弱势的一项。对比上一年的数据,苏州在基础商业指数和社交活跃度上排名上升,而在大品牌青睐度和城市规模与增长指数上排名下降较多。
[ 郑州 ]
虽然领先的分数不多,郑州还是在今年超过了南京和天津,进入新一线城市的第7位。城市人活跃度进位4名,未来可塑性提升2位,郑州正在这两项上补齐短板,并进一步将城市枢纽性的优势发挥出来。整体上,郑州还处于城市快速扩张、人口持续集聚的进程中,与年轻人口增长和消费力相关的指标都表现出明显的涨势。不过要维持住相较与南京、天津等传统商业城市的优势,郑州还需要保持对人口和商业资源的正向吸引。
[ 南京 ]
南京的商业资源集聚度退至新一线城市中的第11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它的整体商业魅力表现。品牌门店增长乏力、城市商业空间扩展不足、基础商业规模减小,南京的商业发展仍然充满挑战,也将进一步影响南京对创新资源和人才的吸引能力。往年较弱的城市枢纽性在今年得到了进位,但从细分指标看,南京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发达的铁路和公路网络,继续提升交通和物流方面的辐射力。
[ 天津 ]
天津今年的失分项集中在城市人活跃度和未来可塑性上,分别下降了4位和1位,也使得这两个指标成为低于天津综合商业魅力排名的劣势指标。天津的商业资源集聚度在过去一年上升了2位,其中受品牌门店增长较快的带动,大品牌青睐度提高了5位,首店首进品牌对天津商业氛围的提升有一定效果。另一个好消息是,相比上年,天津的人才吸引力指数提升了1位,年轻人指数、毕业生留存率、人口吸引力等指数也有明显上升。
[ 长沙 ]
长沙近年表现出的“网红城市”气质,已经在商业资源一端产生了明确的影响力。长沙的商业资源集聚度从2018年的全国第18位,连年提升,2022年已前进至11位,其中大品牌青睐度和商业核心指数都出现过跨域式增长。商业的繁荣也为长沙带来了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的提高。不过长沙的城市枢纽性在今年出现了排名下滑,在交通联系度和物流通达度上都有退位。
[ 东莞 ]
东莞已经连续4年处于新一线城市11名的位置上。这四年中,它的商业魅力指数综合得分也逐渐脱离新一线第三梯队,与更高梯队的城市紧紧咬住。东莞一直以来具有优势的城市人活跃度和未来可塑性今年出现了小幅的排名波动,不过城市人活跃度一项依然保持在全国第8的高位。随着品牌商业资源对东莞的关注逐步增加、商圈氛围不断提升,再叠加本身优秀的基础商业规模,东莞的商业资源集聚度今年提升了1位。
[ 宁波 ]
去年回归新一线城市后,宁波今年又在新一线榜单上前进了1位。城市人活跃度是宁波的优势项,今年排名提升了2名,其中消费活跃度进入了全国前10。不过相比其他长三角地区的新一线城市,宁波在城市枢纽性上表现欠佳,整体排到了全国第27位,除了物流通达度拉高得分,交通联系度和商业资源区域中心度指数都没有体现出宁波的区域影响力。此外,在创新氛围的营造和人才吸引力的提升上,宁波也有一定的成长空间。
[ 佛山 ]
进入新一线第三年,佛山的位置逐步稳定下来,今年它排在第13位,较去年略有回调。佛山的指标具体表现与东莞相似:品牌商业基础相对薄弱、城市的枢纽地位不高,但城市年轻人口多、充满活力,也具备未来潜力持续提升的条件。同为制造业实力雄厚的城市,如果能像东莞引入新技术产业,改变产业结构,进而改善人口结构、提升城市消费能级,佛山将有希望获得更多向上的机会。
[ 合肥 ]
时隔一年重回新一线的合肥,今年在五个一级维度上都有排名提升。合肥的城市枢纽性排名已连续四年提升,其中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实际使用中交通联系度的增强使得合肥融入长三角的效率更高。产业结构升级对城市商业魅力的提升带来的是引擎效应,各类新兴行业龙头扎根合肥,带去的不仅是人才集聚,也因此推动这座城市吸引更好的商业资源,进化成为更适宜生活的美好城市。
[ 青岛 ]
连续多年排名下降,青岛的“新一线城市”地位岌岌可危。除了商业资源集聚度,青岛今年在其余四个一级维度中的排名均有下降。其中城市人活跃度下滑至全国24位,社会活力和夜间活力表现均不理想。作为海滨旅游城市,生活方式多样性一直是青岛的优势项,但疫情复苏期偏少的游客到访也迫使青岛的城市商业有所转向。城市内在的人口活力和消费能力是支撑城市商业魅力的重要因素,想要扭转局面,青岛得要重新审视青岛人对城市的需求。
(责任编辑:探索)
-
卡航不仅是出了名的服务好,更逆势创下25年盈利新高文 | 邓雨洁 王静仪“头顶一块布,天下我最富”。随着世界杯拉开帷幕,这句调侃也在各大社交平台不断涌现,全球各国人们都震惊于这个豪掷2200亿美元筹备 ...[详细]
-
开心汽车收购MORNING STAR AUTO 100%股权 正式进入整车制造领域
财联社11月4日电,开心汽车今日宣布已经和MORNING STAR AUTO INC.的股东签署了并购协议,开心汽车将增发1亿股普通股收购MORNING STAR AUTO INC.100%股权。后者 ...[详细]
-
参考消息网11月4日报道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3日报道,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8个月。欧盟对俄罗斯实施了八轮制裁措施。在将近1300名个人和155家公司被列入布鲁塞尔的黑名单后,在对俄罗斯航班关闭领空之 ...[详细]
-
2022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11月24-26日在深圳举行 预计超800家机构参展
中国网11月4日讯记者 赵晓雯)记者4日从2022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以下简称“海博会”)新闻通气会上获悉,2022海博会将于11月24日-26日在深圳举行,以“科创赋能,共享深蓝”为主题,推出展会、论 ...[详细]
-
来源:新消费日报文 / 梁又匀时隔不足半年,餐饮创业者汪小菲与明星大S的婚后纠纷再次发酵。汪小菲与其母亲张兰在“自曝家丑”、痛斥大S的同时,也带火了“张兰·俏生活”直播间与自己的新餐饮品牌“麻六记”。 ...[详细]
-
来源:上海证券报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范子萌)符合要求的机构投资者通过柜台渠道投资和交易银行间市场债券业务正式落地。记者今日获悉,上海清算所近日支持、作为柜台债券业务开办机构,先后推出全市场首单和国 ...[详细]
-
10万亿养老市场迎重磅新政!个人养老金四项费用免收,有望惠及超2.6亿人
11月4日,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对个人养老金参加流程、资金账户管理、机构与产品管理、信息披露、监督管理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同日,银保监会就《商 ...[详细]
-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中国基金报 港股今日现象级大爆发!11月4日周五,受美审计官员提前完成首轮中概股审计工作,且最快周末离开香港这一传闻拉动,市场风险偏好明显 ...[详细]
-
中国银保信公布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 涵盖6家险企7款产品
每经记者 袁园 每经编辑 廖丹 11月23日,保险信息技术管理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银保信”)在官方网站发布首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记者注意到,共有7个产品入选,分别为: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国寿鑫享宝专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