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投资收益下滑逾15%!五大上市险企晒半年业绩,个人寿险销售人力缩水50万
五大上市险企2022年半年报已悉数公布。净利绩
上半年,投资、收益上市晒半售人水万、下滑险企险销、年业和合计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59万亿元,人寿同比增长4%;实现归母净利润1220.27亿元,力缩同比下滑15.09%;总投资收益2524.35亿元,净利绩同比下滑15.72%。投资
对于下半年权益市场的收益上市晒半售人水万投资,上述险企高管在业绩发布会上均表示,下滑险企险销我国经济长期向好态势并未改变,年业对我国权益市场发展充满信心。人寿
另据iFinD统计,力缩8月以来,净利绩5只保险股均有不同程度涨幅。其中,中国人寿涨幅最高,达10.15%,中国人保上涨7.08%。
净利“三降两升”
半年报数据显示,A股五大上市险企上半年共实现归母净利润1220.27亿元,同比下滑15.09%。其中,中国平安和中国人保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2.73亿元、178.5亿元,均实现逆势增长,同比分别增长3.9%、5.7%。
中国人寿、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4.16亿元、133.01亿元、51.87亿元,同比分别下滑38%、23.1%、50.8%。
对此,新华保险解释称,在去年同期利润总额高基数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受资本市场低迷的影响,投资收益同比减少,导致本期利润总额同比变动较大。
但从单季度来看,新华保险净利润降幅已有所收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华保险净利润为13.44亿元,同比大降近八成;二季度净利润为38.43亿元,降幅收窄至19.8%,环比得到大幅提升。
回归保障、强调价值仍是每家险企所看重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太保集团归母营运利润200.96亿元,同比增长9.9%;集团内含价值为5090.7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2%;不过,寿险新业务价值增长依然承受压力。
上半年,中国平安归母营运利润853.4亿元,同比增长4.3%;集团内含价值9066.19亿元,同比增长3.4%;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样承压。
投资收益集体下滑
从投资端情况看,2022年上半年受权益投资市场影响明显,5家上市险企总投资收益较去年同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总投资收益率大多在4%左右。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A股5家上市险企总投资收益合计2524.35亿元,同比下降15.72%。
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的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1%、4.21%、5.5%、3.9%、4.2%,平均总投资收益率为4.182%。
具体来看,上半年新华保险实现总投资收益226.3亿元,同比下降27.3%,降幅为5家公司中最高。不过,上半年公司年化净投资收益率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4.7%,领跑A股同业,实现净投资收益近249亿元,同比增长16.4%。
新华保险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杨征在业绩发布会上指出,公司净投资收益率同比提升主要是大比例存量持仓债券和收息类资产收益的体现,是过去多年积累资产的结果。
总投资收益最高的是中国人寿。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上半年实现总投资收益985.42亿元;实现净投资收益970.09亿元,同比增长8.1%。
“今年上半年的市场环境下,我们就是按照逆向思维原则,敢于提升权益仓位,向权益配置中枢靠拢,获得长期稳定回报。这个过程其实很痛苦,需要承受市场短期波动,希望以后在看保险公司投资的时候,能够拉长时间维度,看长期表现,不把短期影响放在重要位置。”中国人寿总裁助理、首席投资官张涤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要有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长期制胜的法宝。
谈及权益市场投资,中国人保执行董事、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李祝用表示,下半年,中国人保将进一步加强市场走势研判,积极做好策略应对,力争实现全年投资收益的预算目标。“中长期来看,对我国权益市场的发展充满信心”。
太保资产总经理余荣权表示,下半年公司会积极关注后疫情时代,关注消费、科技、医药、公共事业、交通运输等领域,准备迎接经济、消费的复苏。总体来看,公司对权益投资抱有积极态度。
杨征也表示,随着短周期逐渐见底或接近尾声,叠加近几年的疫情以及国际形势等诸多因素影响,随着上半年国务院推出的一系列稳经济举措落地见效,相信下半年股市有机会增配,有机会进一步打牢持仓的优质权益类资产。
寿险业高质量转型
《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发现,上述5家上市险企代理人出现持续下滑,个人寿险业务销售人力半年累计减少近50万人。
具体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国平安个人寿险销售代理人数量从2021年末的60.03万人下降至51.9万人,降幅达13.5%;中国人寿个险销售人力为74.6万人,较2021年末的82万人减少7.4万人;太保寿险月均保险营销员数量31.2万人,较2021年末的52.5万人减少21.3万人;人保寿险“大个险”营销员数量为12.9万人,较2021年末减少5.68万人;新华保险上半年规模人力较2021年末的38.9万人减少7.1万人。
据中国人寿副总裁詹忠在业绩会上透露的数据,从“老七家”寿险公司数据来看,去年代理人数量下滑36%,今年上半年下滑速度为14%。
尽管代理人数量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但各公司代理人队伍的质态得到显著提升。中国平安上半年代理人人均月收入7957元,同比增长高达35.1%,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6.9%,个人代理人渠道“以质换量”的高质量转型成果显著。中国人寿上半年代理人人均首年期缴的产能大幅提升60.6%,一年内新人7个月和13个月的留存率,以及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比均获得提升。
太保寿险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保险业务收入32331元,同比增长23.5%;核心人力月人均首年佣金收入4630元,同比增长10.8%。新华保险月人均综合产能3840元,同比增长23.7%。
此外,今年上半年,各上市寿险公司银保渠道保费实现集中放量增长。
人保寿险坚持个险为主力、银保为助推、团险和电商为两翼的销售管理新阵型,2022年上半年,其银行保险渠道原保险保费收入为392.80亿元,同比增长41.9%,实现新业务价值2.44亿元,渠道价值贡献度显著提升。从规模保费数据看,人保寿险银行保险渠道规模保费达397.90亿元,已成为该公司上半年规模保费最大贡献渠道。
太保寿险与、招行等银行开展战略合作,银保渠道实现高速增长。上半年,太保寿险银保渠道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78.28亿元,同比增长876.3%。其中,新保业务收入168.38亿元,同比增长1125.5%。
不过,正如多名险企高管在业绩会上所言,寿险业改革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仍面临挑战,打造优质队伍仍需要时间。
(责任编辑:综合)
-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胡天姣若按增速15%历史平均值)测算,全球ESG资产规模到2022年和2025年有望分别突破41万亿美元和50万亿美元,占140万亿美元的预期全球管理总资产的三分之 ...[详细]
-
一、指标解释及相关说明1、利润总额: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2、营业收入:指企业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 ...[详细]
-
周四,上期所主力合约BU2212收涨2.6%,报4018元/吨。本周国内沥青均价为4640元/吨,环比下调35元/吨或0.7%,但油价偏强运行带动沥青成本支撑有所回升。南方部分受限电影响,终端尚未恢复 ...[详细]
-
从8月26日起至28日,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在北京、海南两地以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据介绍,此次大会共有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位代表参加,技术展览展出面积达13000平方米,大会期间将举 ...[详细]
-
◎记者 朱妍中小独立基金代销机构的日子过得有点艰难。近期,又有数家基金公司发布与独立基金销售机构“解约”的公告。与此同时,头部独立基金代销机构的优势地位不断提升,基金销售行业洗牌加剧,马太效应愈发显著 ...[详细]
-
比预想更严峻!一线交易员说了“实话”:今年欧洲冬天会非常、非常困难
华尔街见闻 刘晓翠欧洲电力保供形势比政府承认的要困难得多。现在大家担心的是,危机何时爆发,而不是是否会爆发。在气温开始下降前,留给决策者准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尽管欧洲的电力价格已经翻了好几倍,但今年冬 ...[详细]
-
24万亿元险资服务实体经济3年考:债券投资大增62% 股票与基金配置提升45%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本报记者 苏向杲 冷翠华为进一步推动保险资管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银保监会于2019年8月份发布了《保险资产负债管理监管暂 ...[详细]
-
石油巨头业绩井喷:中石油、中海油业绩创新高 “好日子”将持续多久?
油气的高价时代还要持续多久?8月25日下午,601857.SH)、600938.SH)相继公布上半年经营业绩,在去年强势增长的好业绩基础上,两家石油巨头的业绩再度大幅上涨,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最好水平。根 ...[详细]
-
截至今年10月末,国家开发银行在东盟国家发放贷款506亿美元
转自:贝壳财经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张晓翀)记者从国家开发银行了解到,截至今年10月末,国家开发银行在东盟国家发放贷款506亿美元,支持项目353个。其中,在中国—东盟银联体框架下与成员行合作发放贷款6 ...[详细]
-
参考消息网8月27日报道 据德新社布拉格8月27日报道,捷克议会两院均已批准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这是这个西方防务联盟多年来最重大的一次扩张。报道称,在当地时间27日凌晨结束的一次夜间会议上,捷克众议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