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企业掀混战
本报记者 黄琳 王金龙 深圳报道
随着上市公司一季度报陆续出炉,动力电池动力电池上游企业市值不断上涨,企业而动力电池企业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掀混情况,“调整”成为业内的动力电池关键词,包括原材料价格、企业电池产品价格、掀混供应量、动力电池梯队排名等,企业均产生了新变化。掀混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动力电池2022年一季度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约46.87GWh,企业同比增长140%。掀混其中,动力电池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十企业合计约为44.37GWh,企业占总装机量的掀混95%。除了一梯队稳居的和,二三梯队动力电池企业的大客户订单明显增多,竞争日益激烈。
《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发现,得益于与新能源车企的捆绑,一梯队的弗迪电池透露出推向资本市场的意愿,包括LG新能源、蜂巢能源、中创新航等二三梯队动力电池企业上市计划正在进行中,而、巨湾技研等动力电池企业也陆续获得投资者青睐。
在各路资本的加持下,动力电池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同时,搅动起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利益链的变化,新的市场格局正在形成。
车企捆绑下的二三梯队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景气度高涨的带动下,动力电池行业也随之迎来增长期。记者翻阅包括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企业2022年一季度报发现,动力电池企业一季度营收均正向增长,但受原材料价格影响,当季毛利率普遍下降。
根据孚能科技2022年一季度报,该司当季实际出货量约为2.4GWh,营收同比增长高达317.9%,毛利率转正为6.81%,接近业内平均水平,亏损额收窄至2.44亿元。对于营收大幅增长,孚能科技在2021年报中提及,多家客户的项目在当年度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其中包括对重要客户戴姆勒EQS、新款EQA、EQB车型的供货;同时,对公司的采购量亦显著增加。
得益于新能源车型需求的增加,二三梯队动力电池企业营收水涨船高。除了孚能科技,目前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第三的中创新航,也是在广汽集团旗下新能源品牌广汽埃安等车企的扶持下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尽管从近年动力电池企业市占率数据而言,宁德时代仍占据超50%的比例,但实际上,为打破动力电池行业出现宁德时代“一家独大”的局面,新能源车企早已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动力电池后盾,提升议价空间,打造更稳定的供应链体系。
对于车企此举的原因,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曾表示,一是电池供应商一家独大风险过高;二是随着市场空间的扩大,整车厂不想只给上游“打工”,也试图去改变宁德时代的垄断局面和争夺相应的定价权。
但近期,被车企扶持而上的二三梯队动力电池企业也开始调整价格,试图提升议价能力。至此,车企与动力电池企业的博弈有了微妙的变化。
在孚能科技2022年一季报中,该司对业绩大幅增长的解释为,公司议价能力大幅提升,不仅向客户提价且形成了更为合理的价格联动机制,导致公司产品单价较上年有较大幅度提升。
长期以来,通过低价换取市场生存空间是二三梯队动力电池企业的惯用策略,包括中创新航、孚能科技等,自2021年10月以来,二三梯队动力电池企业开始陆续调整售价,对捆绑的车企议价能力提升,但毛利率的提升仍有待突破。
获资本青睐谋求上市
诚然,在当前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大背景下,业内绝大部分动力电池企业均已调整售价。记者就涨价事宜联系宁德时代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已回应投资者相关问题。在5月4日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中,宁德时代表示:“基于目前供应链和上游情况,客户对我们这次涨价表示理解。”总体来看,宁德时代已基本完成与客户的协商调价,将在第二季度逐步实施落地。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2022年一季度数据,宁德时代仅通过供货特斯拉,装机量已突破9万台,而比亚迪通过供货自家车型,装机量突破25万台。除了一梯队已上市的宁德时代,在2021年上海车展期间,比亚迪相关人士曾向记者表示,在未来一两年有计划将弗迪电池推向资本市场。
今年来,二三梯队动力电池企业也加紧了向资本市场进军的节奏。蜂巢能源已于今年年初完成科创板IPO辅导备案;备受瞩目的中创新航已于3月初递交招股书,谋求港股IPO;而国轩高科也正筹划境外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
除了上市规划,二三梯队动力电池企业正迎来投资上升期。比如今年2月,欣旺达引入19名投资者,其中理想汽车关联公司江苏车和家、蔚来汽车关联公司蔚瑞投资分别增资4亿元、2.5亿元,小鹏汽车通过Sky Top LLC间接出资4亿元,上述三家造车新势力分别持有欣旺达3.21%、2.01%和3.21%股份。
而起步阶段的初创型动力电池企业也因行业崛起被资本偏爱。5月初,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完成A轮近10亿元人民币融资,包括腾讯投资、瀚晖投资、广州基金等机构参与了该轮投资,同时也得到了老股东的持续追加投资。而在上一轮融资中,巨湾技研估值达80亿人民币,正式晋升独角兽。
巨湾技研表示,本轮融资后将持续强化XFC(eXtreme Fast Charging)极速充电技术研发、加速提升XFC极速电池的产能,积极促进XFC超充生态推广。包括巨湾技研总部一期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建设、合作产能建设等,预计2023年新增XFC极速电池产能8GWh,具备为12万辆新能源汽车实现配套的能力。
显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影响下,动力电池企业需求爬坡,随之带来增资扩产的势头。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包括蜂巢能源、欣旺达、中创新航等二三梯队动力电池企业作为主力军拓展生产线,企图以此谋求更多的市场份额。
逐步“蚕食”市场份额
根据中国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数据,2021年中国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为220GWh,同比增长165%。而在2021年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中,宁德时代市占率高达52%,而二三梯队动力电池企业市占率则在1.27%~6.14%之间徘徊。
近年来,在获得车企扶持后,二三梯队动力电池企业的市占率排名起伏明显,尽管仍与宁德时代有所差距,但二三梯队动力电池企业正有计划地悄然“蚕食”市场份额。
在技术层面,比亚迪放话“刀片电池”全产业链开放共享。当前,基于成本的考量,磷酸铁锂电池正成为车企搭载动力电池的新选项。得益于此,“刀片电池”等类型的磷酸铁锂电池给市场带来了一波冲击。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蜂巢能源之间也有关于电池相关专利的纠纷。今年5月初,在宁德时代网上业绩发布会上,董事长曾毓群回应公司分别起诉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竞争对手时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曾毓群还提及,宁德时代与塔菲尔新能源也有过类似诉讼,并取得胜诉。塔菲尔新能源向公司提出技术授权需求,这样既能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也能共同推进行业发展。
技术的跟进、成本优势差距缩小等综合因素作用下,二三梯队动力电池企业狂奔在拓展市场份额的道路上。但与此同时,在二三梯队动力电池企业发力拓展新合作伙伴、谋求上市、规划融资之际,动力电池“白名单”政策取消,国外的动力电池企业也在掘金国内动力电池市场。
包括LG化学、SK Innovation、松下、三星SDI等企业均已在国内进行投资,且与车企达成合作事宜。早在2019年,LG化学已与吉利汽车成立合资公司,从事生产及销售电动汽车电池;韩国SK Innovation则在常州建立动力电池厂,预计年产7.5GWh等。
面对一梯队动力电池企业和国外动力电池企业,二三梯队动力电池企业各自为营,与车企的议价如何破局而上,如何拓展新的市场份额,分散供应商和客户高集中度风险,扩产格局下的市场策略仍需打磨。
(责任编辑:时尚)
-
11月23日,多位消费者向正观新闻记者反映,自己在星巴克抖音官方账号上成功抢购到0.01元星巴克馥芮白大杯双倍券,但随后却收到短信通知,提示发券失败,系统也显示已自动退款。对此,消费者们集体“炸锅”, ...[详细]
-
6月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建设科技强国”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介绍,我国企业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占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例达 ...[详细]
-
中新网济南6月6日电 记者 梁犇)记者6日从山东省泰安市有关部门获悉,6月5日23时40分许,新泰市羊泉矿业有限公司发生冒顶事故,造成4人被困。经积极救援,截至6日9时38分,被困人员1人升井,生命体 ...[详细]
-
澳元回调后有望拉升!澳洲联储决议来袭,机构预测加息25-40基点
北京时间6月7日12:30,澳洲联储将发布利率决议,市场预计其将宣布今年第二次加息。澳大利亚联储5月份加息25个基点,令一些投资者感到意外的不仅是加息的时机,还有加息的规模。投资者预计,在2022年剩 ...[详细]
-
美银股票衍生品团队表示,希望从多头股票头寸获得额外溢价的投资者可以考虑备兑看涨期权组合(Covered Call) ,即持有股票并卖出对应的看涨期权。美银分析师Gonzalo Asis表示,该策略最适 ...[详细]
-
内蒙古二连浩特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公告 ,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关于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分区分级标准实施精准管控措施的通知》国电发〔2020〕11号)和《自治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第六版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此页面是否是列表页或首页?未找到合适正文内容。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华安国企改革基金经理 张亮困境逆境)是优质企业最佳的试金石,逆水行舟更能展示强者筋骨。在行业逆境中挖掘基本面向上的优质企业更易获取超额收益。历史上有多次事实说明逆势研究的重要性。消费行业的逆境多是由突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