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4年亏超百亿关闭全国所有门店 生鲜电商行业竞争白热化痛点无解
长江商报记者 江楚雅
一天时间里,每日“生鲜电商第一股”每日优鲜被曝解散、优鲜亿关有门业竞欠薪、年亏裁员、超百关店。闭全
7月28日,店生有消息称,鲜电每日优鲜融资未能交割成功,商行公司宣布解散,争白并开始以各种方式裁员。热化
次日,痛点有媒体报道称,无解每日优鲜创始人徐正否认跑路传言,每日公司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优鲜亿关有门业竞所有高管全部在北京。年亏报道称,徐正一直在寻找新的融资,也在试图寻找买家,正在努力寻找出路。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每日优鲜全国所有门店均已闭店,各城仅保留有次日达业务云超特卖。
雪上加霜的是,从年初开始,陆续有供应商爆料被每日优鲜拖欠货款和押金。背后也反应出每日优鲜的经营困境。
2018年至2020年,每日优鲜分别净亏损22.32亿元、29.09亿元、16.49亿元。2021年年报至今未发,据其此前预计,2021年净亏损可能超过37亿元,以此计算,4年累亏损或超过100亿元。
昔日融资近100亿元的资本宠儿,如今面临退市风险,将成为资本市场的弃儿。7月28日晚间,每日优鲜美股盘前跳水,一度跌超40%。数据显示,从上市至今,每日优鲜股价从高峰期的近百美元跌至7月28日收盘价0.135美元,总市值暴跌98%,超过30亿美元凭空蒸发,市值仅剩下3186万美元。
极速达业务全国关停,拖欠供应商货款
7月28日,一段疑似每日优鲜内部的音频曝光。这则音频中,每日优鲜被曝出清退大部分员工。同日,多地用户发现,每日优鲜首页出现置顶公告,称配送时间最快为次日达,每日优鲜正式变成“隔日优鲜”。
对此,每日优鲜工作人员回应称,在实现盈利的大目标下,公司对业务及组织进行调整。次日达、智慧菜场、零售云等业务不受影响。由于业务调整,部分员工离职,公司目前正积极寻求一切可能的方案,最大限度保障员工权益。
截至今年6月底,每日优鲜在全国13个城市有前置仓站点,随后3天内连续关闭了9个城市业务,到了7月28日,每日优鲜极速达业务全国关停,各城仅保留次日达业务云超特卖。
取消极速达送达服务而保留次日达,意味着每日优鲜将不再需要在各大城市开设大量门店以确保配送网络,而是仅需要在省会城市设立仓库,就能够基本实现次日送达。
长江商报记者尝试在每日优鲜APP上下单,并使用了多个地址,但到了支付环节,会显示“抱歉,本单购买的商品在当前地址下无货。”联系客服,也是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
陆续关店,每日优鲜的用户也开始急速下滑。易观千帆的数据显示,每日优鲜APP今年4月的活跃人数达到最高点的1357万,到了6月,活跃人数为807万。两个月时间数据锐减550万,退回到了2020年的平均水平。
每日优鲜于2015年首创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一度引领行业。这种模式是把平台上的商品提前储备于用户居住地附近1公里-3公里内的前置仓里,解决生鲜到家最后一公里难题。在2019年,每日优鲜业务覆盖约20个城市,最高峰时拥有约5000个前置仓。
但随着门店的不断扩张,前置仓这种高履约成本模式的烧钱弊端暴露无遗。每日优鲜CFO王珺曾公开表示,在公司已经全面盈利的背景下,每年仍需要8亿美元的外部资金用来布局前置仓以及研发等。
每日优鲜面临的资金问题已显而易见。从去年年底开始,每日优鲜回款出现问题,目前供应商端拖欠的金额超过八位数。
每日优鲜拖欠供应商货款的消息不是第一次传出。根据每日优鲜2021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每日优鲜尚未支付的供应商欠款为16.52亿元,比2020年同期增加34%。每日优鲜的供应商除了生鲜食品相关供应商之外,还有外包配送公司和营销服务提供商。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海南职业技术学院经管学院刘俊斌教授表示,每日优鲜前期建立了较大服务规模的前置仓并有管理人员,成本就会居高不下,影响利润,如果危机处理不及时,也许会造成更大的困局。在业务方面可能没有更广泛的与传统零售企业合作,形成了“重资产”,影响了现金流量。
持续亏损年报难产,行业竞争加剧
这些风波背后,曾为“生鲜电商第一股”的每日优鲜早已深陷泥潭——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存有退市风险、财报延迟发布。
2014年12月,每日优鲜获得500万美元天使轮融资;2015年5月,获得腾讯领投1000万美元A轮融资,此后又获得多轮融资,其中不乏腾讯、老虎环球基金、浙商创投等知名机构。
2021年6月,每日优鲜在美国上市,正式成为“社区零售数字化第一股”。以此发行价计算,每日优鲜IPO募资额约为3亿美元,IPO市值为32亿美元。
但在加速扩张的同时,亏损加剧。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0年,每日优鲜的净亏损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16.49亿元。
而2021年的年报“难产”,截至目前都未能公布,根据此前其预计,2021年净亏损可能超过37亿元,相当于平均每月亏损超过3亿元,算下来,4年累计亏损或超过100亿元。
由于迟迟无法交出财报,且由于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每日优鲜还收到了纳斯达克的警示函。
持续亏损下,每日优鲜只能靠一贯的路径依赖去寻找新融资。近日,每日优鲜曾宣布与山西东辉集团签订了战略投资协议。按照协议规定,山西东辉集团计划向每日优鲜进行价值2亿人民币的股权投资。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主任、高级分析师莫岱青认为,2020年疫情也加速了生鲜电商的竞争白热化,各电商巨头纷纷抢占新赛道,而对于一些中小生鲜电商来说,发展的空间就越发有限。每日优鲜面对的是叮咚买菜、天天果园、多点、朴朴等同赛道者竞争外,还要面对社区团购的夹击,另外加上头部电商平台京东、阿里、拼多多、美团等的入局,结果也似乎也已经预料到了。
“得生鲜者得天下”,近年来,生鲜电商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截至2022年4月底生鲜电商相关企业总注册量达27047家,从2017年增长近3倍。生鲜电商也出现多种经营模式,外部企业纷纷入局,行业竞争加剧。
随着市场格局的变化,生鲜电商一路走来颇为艰难,在经历多次洗牌后,能够存活下来的所剩无几。2016年,本来便利等10余家生鲜电商企业宣告破产倒闭,2020年易果生鲜也走向破产重组,总负债达到23亿元。
“生鲜电商的突破在于整个市场的市场化过程”,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陈虎东表示,生鲜赛道也不算是什么新模式,和当初刚起来的电商被市场追捧的逻辑是一样的。只是生鲜赛道对产品的品质要求较高,所以做起来不是很好做。而且冷链市场的大环境,我国本来就比较弱,所以单靠生鲜电商自己杀出一条血路,基本上很难,因此生鲜电商的困境,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国冷链市场的一个痛点的反映——基础设施、冷链装备、冷链供应链等,都有很大的痛点需要解决。因此生鲜电商的突破,不能单靠生鲜电商自己,在于整个市场的市场化的过程,需要全盘考虑。
(责任编辑:探索)
-
2022年我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预计达2693亿元 产品品质问题系当下痛点
每经记者 熊嘉楠 实习生 马洋 每经编辑 杨夏近年来“它经济”的快速发展,千亿消费市场规模已逐步形成,尤其细分赛道宠物食品产业发展迅猛,从“饲养”到“陪伴”,“宠物成为家人”俨然成为了一种趋势。近日, ...[详细]
-
医药上市公司2022年三季报回顾:整体稳健增长,寻找结构机会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证券研究重要提示:通过本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客户中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规定 ...[详细]
-
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进博会持续展现出“不一般”的魅力,不仅年年办下去,而且办出了水平,办出了成效,越办 ...[详细]
-
4亿买公司业绩完不成只需退2700万!国瓷材料“奇葩”条款收关注函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 立刻财经 一家持续亏损的企业赛创电气铜陵)有限公司下称“赛创电气”),却要以6倍的溢价3.98亿元的现金收购,而在一年半年,这家公司的投后 ...[详细]
-
随着FTX危机持续发酵,美国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的股价周一大跌8.9%,收于41.23美元,创历史新低,市值跌破100亿美元。去年4月14日上市首日,Coinbase的市值曾达到850亿 ...[详细]
-
闫宇翔:大家对脑疾病缺乏医学认识,保守估计国内有5000-7000万抑郁症确诊的病人
2022年亚布力论坛第八届创新年会于11月3日-4日在江苏·无锡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创新·坚守·应变“。灵犀云医学科技创始人闫宇翔出席论坛“生物科技论坛”并发表演讲。闫宇翔表示,大家对于脑科学的 ...[详细]
-
本报记者 郭阳琛 张家振 上海报道继上海市长宁龙之梦新能源街区一期火爆出圈后,二期也快马加鞭于近期开业,两期占地面积共计近万平方米,一跃成为沪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街区。新能源汽车与购物中心,这两个看似毫 ...[详细]
-
外媒称白宫计划在中期选举后推进反垄断立法,以制约科技巨头公司的权势
彭博11月5日报道,白宫计划在中期选举后推进反垄断立法,以制约科技巨头公司的权势,赶在国会控制权预计在1月份让渡给共和党人之前作最后的努力,争取让两份陷入僵局的法案在国会获得通过。“我们非常致力于推进 ...[详细]
-
本报北京11月21日电 记者王政)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21日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多措并举夯实工业经济回稳基础、分业施策强 ...[详细]
-
“新时期的供销合作社并不是计划经济体制产物的翻版,这一点是明确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原副所长杜晓山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供销合作社自身独特的优势,就是拥有一套完整的经营管理体系。中国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