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恢复需求向好 6月中国动力煤进口会否增加?
煤炭资源网
由于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进口限制措施影响经济和工业活动,5月份中国对进口的恢复会否需求受限。而随着6月份经济逐步恢复,需求向好中国是月中否会增加对进口动力煤的采购?
过去一个月,来自其他国家的国动煤炭需求仍保持强劲。受印度买家积极采购带动,力煤加之印尼当地受降雨影响部分供应仍受限,增加印尼动力煤价格基本持稳。经济进口
中国是恢复会否印尼动力煤最大的进口国。随着中国买家对印尼煤的需求向好需求疲软,近一个月以来,月中中国进口煤市场情绪保持低迷,国动到目前为止,力煤需求尚未出现反弹的增加迹象。
Kpler船舶数据显示,经济进口5月份,中国海运煤炭进口总量达到1489万吨,环比下降32.4%。其中,印尼煤进口量为939万吨,较4月份下降35.4%。
除疫情限制外,中国政府煤价调控和监管措施以及合同煤保供等政策的出台,也减弱了印尼煤相对于国内煤的价格优势。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5月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发改委再次聚焦保供稳价,强调以煤炭为“锚”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密切监测煤炭市场价格变化,对超过合理区间的进行提醒约谈。
虽然政府对煤价的调控政策只针对国内动力煤,但国内贸易商选择增加从国内市场采购替代部分进口以提升成本效益。
5月份,受大秦铁路检修影响,国内煤炭供应一定程度受限,而随着检修工作的结束,预计进入6月份后国内煤炭供应将有所改善。
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强调中长期合同价的合规性,并将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此举或将带动6月份国内合同煤供应量有所改善。
由此来看,如果国内煤炭供应能够实现稳定交付、履约率得以保障,则将影响对海运煤炭的需求。不过,由于铁路运力紧张等问题仍存在,因此实际情况仍有待观察。
随着中国国内煤价持续回落,而印尼矿方挺价意愿强,进口煤与国内煤之间的价差也将影响国内买家的进口需求。
目前,印尼煤炭市场已连续数周持稳,仍有部分中国买家在市场询货,但最终成交仍取决于其价格优势。
另外,尽管目前来看6月份中国动力煤进口有利好支撑,但人民币贬值、海运费上涨等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本月中国对进口动力煤的需求。
作者:杜 瑞
制作:胡 靖
审校:武肖良、霍吉平
(责任编辑:休闲)
-
据法新社11月20日报道,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米哈伊洛·波多利亚克表示,西方试图劝说乌克兰在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后同莫斯科会谈,这种做法是“奇怪的”,相当于要求乌克兰投降。报道称,波多利亚克说:“当你在 ...[详细]
-
北京市场监管部门今天发出全国首张加载“市场主体身份码”的营业执照。社会公众通过扫描营业执照上的“企业码”,即可查看企业的执照信息和“一照多址”信息。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介绍,通过扫描位于执照上的“企业码” ...[详细]
-
从今年4月底全面焕新后的首款量产车smart精灵#1正式开启预售后,smart品牌的热度便不断攀升。围绕smart品牌的两个热点话题,首先是订单情况超出预期,另一个便是未交付就官宣涨价。近日,针对月初 ...[详细]
-
广东出台新政力撑东莞打造科创制造强市,“双万之城”锚定高质量发展新方位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程浩 东莞报道 迈入万亿级城市新赛道后,制造业大市东莞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日前,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发布《关于支持东莞新时代加快高质量发展打造科创制造强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详细]
-
沉寂已久的江铃控股等来了一则破产审查申请。天眼查APP显示,11月21日,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新增破产审查案件。申请人为上海德梅柯汽车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经办法院为江西省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资料显示,江 ...[详细]
-
观察者网讯)8月30日,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消息,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的团队再次向推特发送了终止收购函,以“其他理由”终止了440亿美元收购社交媒体推特的交易。此前马斯克于7月8日向推特 ...[详细]
-
五大首席前瞻8月份PMI:环比有望小幅上扬 稳增长组合拳仍有发力空间
本报记者 孟珂按照国家统计局工作安排,本周三将发布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证券日报》记者采访了五位首席经济学家或分析师,多数认为,在疫情反复叠加有序供电的影响下,8月份制造业PMI将比 ...[详细]
-
8月29日,发布2022年中期业绩。数据显示,农行上半年营业收入3872亿元,增速5.9%。净利润1290亿元,增速4.98%。总资产突破32万亿元。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A)0.84%,加权平均净资 ...[详细]
-
洞察供需变化、锚定长期主义 友邦人寿上半年总保费同比增长14%
在疫情反复、经济内外承压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高速奔跑了40年的寿险业近年经历了转型阵痛,陷入增长瓶颈。“改革、转型”已经成为摆在寿险从业机构和从业者们面前不容忽视的事实:如何推动供给侧产品改革,满足消 ...[详细]
-
工人日报同一类型、同一尺寸、同一材质的餐盘,加上“网红爆款”“ins风”“牛排盘”等标签,标价就翻倍;同样是保温箱,“轻奢”“复古”“商务风”的产品总是卖得更贵……近日,不少消费者吐槽在购物过程中发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