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机构“补血”忙 拓宽融资渠道蓄力突围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李 冰
日前,补血中国银保监会厦门监管局发布关于同意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美信消费金融”)变更注册资本的消费批复,批准同意该公司注册资本增至10亿元。金融机构
近年来,忙拓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补血”动作不断,宽融积极拓宽自身的资渠融资渠道。业界普遍认为,道蓄股东增资是力突消费金融机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有助于未来业务规模扩大和抗风险能力提升。补血
消金公司增资“补血”
根据厦门监管局批复内容,消费同意金美信消费金融通过现有股东以现金同比例增加注册资本的金融机构方式,将注册资本由5亿元增至10亿元。忙拓增资后,宽融各股东名称、资渠出资金额(注册资本)和出资比例为:中国信托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出资3.4亿元,道蓄出资比例34%;厦门金圆金控股份有限公司出资3.3亿元,出资比例33%;国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出资3.3亿元,出资比例33%。
官网信息显示,金美信消费金融于2018年4月份获中国银保监会批准筹建,同年9月份获厦门监管局开业批复,是全国第23家获批开业的消费金融机构。
《证券日报》记者查询其往年业绩报告发现,金美信消费金融成立至今未见亏损。其2021年年报显示,营业净收入3.12亿元,同比增长30%;净利润6929.86万元,同比增长18%;资产总计45.63亿元,同比增长43%。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消费金融公司资本充足率的要求为不低于10%,补充资本金是消费金融公司实现规模增长的客观需求。而股东增资可以直接补充资本金,且没有债务偿还压力,是一种成本较低的融资方式。股东增资表明看好其业务未来发展。”
融资渠道不断拓展
目前,除股东增资外,消费金融机构还可通过向金融机构借款、同业拆借、信贷资产证券化、银团贷款以及通过银登中心开展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业务等多种方式“补血”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消费金融机构对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均非常看重,这两项也是消费金融机构能否盈利的关键因素。由于自身不能吸收存款,所以股东增资、信贷资产证券化等资金来源渠道十分重要,其中股东增资方式融资成本最低。
2021年,有不少消费金融机构获批增资。比如2021年9月份,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从6亿元增至26亿元;招联消费金融在同年10月份获批注册资本由38.6896亿元增至100亿元;同年11月份,北银消费金融获批将注册资本从8.5亿元增加至10亿元等等。
今年以来,多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积极拓宽自身融资能力。例如,2月9日,湖南长银五八消费金融获批开办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3月11日,金美信消费金融获得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资格;3月21日,蒙商消费金融称“已正式获批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资格”。
“目前消费金融机构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态势,这有利于消费金融机构根据业务情况匹配低成本融资方式。”王蓬博表示,全方位拓展资金渠道有利于控制资金成本。
对于消费金融机构如何蓄力“突围”,于百程认为,积极拓展、拓宽融资渠道是关键。在消金行业逐渐规范,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行业优胜劣汰提速。目前,消费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更多体现为综合能力的竞争,而风险控制、合规经营等方面能力尤为重要。
- ·束为已担任中国科协党组副书记
- ·“第二支箭”首单落地,龙湖发行20亿中票,利率3%创新低
- ·邦达亚洲:放缓加息步伐预期降温 美元指数小幅收涨
- ·雀巢CEO再度宣布战略调整
- ·经合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从3.1%放缓至2.2%
- ·美国2022年流感季已确诊超600万例流感病例
- ·涉及特殊人群的隔离措施当有“特殊”关怀
- ·贵州茅台首推特别分红将派息1761亿 茅台集团再次出手不超31亿增持提振信心
- ·纽约联储行长:高利率料持续到明年末 9月加息幅度由整体数据来决定
- ·劳荣枝二审死刑 受害人家属:等她伏法才心安
- ·赵隆:莫让俄乌冲突“谈判窗口”流于形式
- ·“LANVIN浪凡官方旗舰店”虚假宣传“限时5折”
- ·百度第三季度营收325.4亿元 净利润超市场预期达到58.9亿元
- ·限时保价!新能源补贴退坡在即,多家车企出手
- ·工信部:1-10月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19亿元 ,同比下降11.1%
- ·金融部门“三箭齐发” 房地产市场有望逐步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