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风口已至,多家上市公司在青岛落子布局
转载自:青岛新闻网
9月以来,氢能青岛氢能板块表现活跃。风口今年上半年,已至A股氢能概念板块部分公司利润增长明显,上市有的公司股价上涨超120%。
延续7、落布8月的氢能青岛态势,进入9月,风口各地氢能产业规划仍在陆续发布,已至能源企业也竞相布局。上市专家认为,公司在“双碳”战略驱动下,落布北京、氢能青岛上海、风口广东、已至山东、四川、河南等各地氢能产业专项政策跟进,意味着我国氢能开发和应用驶入发展快车道。在政策加力、企业投入加大的背景下,预计万亿级氢能市场未来可期。
享受政策红利,氢能概念公司业绩“启动”
氢能产业如此备受关注,一个重要因素是“双碳”背景下国家加大了政策支持。
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首次明确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稳步推进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到2025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5万辆等目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部长、能源政策研究所负责人景春梅认为,中国氢能发展空间巨大。
此外,在氢能顶层政策出台后,发改委等九部门又印发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再次加码支持氢能发展,绿氢规模化应用正在成为政策层面鼓励的方向。
氢能汽车成为氢能产业的“主力军”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北京、上海、河北、四川、山东等超过30个地方陆续出台了涉及氢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及相关规划。
在政策的持续加码下,国内掀起了一轮投资氢能产业热潮,进入2022年以来,中石油、中石化、国电投、国家能源集团等多家央企国企均已加速布局氢能产业。
表示,按照《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中2025年目标绿氢制氢量10万吨/年-20万吨/年,以及我国氢气总需求20万吨/年-40万吨/年测算,绿电制氢占比将达50%,绿氢占比的显著提升有望推动相关产业链迎来快速发展。
A股部分氢能概念公司今年中报的利润同比增速十分靓丽。有公开报道显示,在174家氢能源板块上市公司中,有89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且其中20家公司报告期内归母净利润同比翻番。
分析师尹沿技认为,制约氢能在中国发展的,主要有技术壁垒和成本高企两大因素。氢能产业链需要所有产业相关公司的共同努力,预计产业链之间的壁垒会逐步消除,未来氢能产业链有望迎来高速发展。
因地制宜,山东根据地市特征布局氢能产业
围绕能源供应保障和清洁低碳转型,山东省于7月份公布了八大工程行动,发展氢能是其中之一。《山东省氢能产业发展工程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氢能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累计推广燃料电池汽车10000辆,累计建成加氢站100座。到2030年,氢能产业规模达到5000亿元,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企业和品牌,全面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在山东,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长期是一大痛点,进而带来碳排放居高难下等连锁问题。也正因此,该省多方探索新旧动能转换、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良方,氢能由此被寄予厚望。包括《方案》在内,近半年来,从省级到各地市已出台20余份相关文件,“氢”装全方位上阵。
对于山东省来说,发展氢能早有规划,2020年6月,《山东省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20-2030年)》出台,根据各地市的不同特征,山东还将分区域布局——支持济南打造“中国氢谷”,建设科技创新、商务会展、应用示范基地;支持青岛打造“东方氢岛”,建设氢能技术创新核心区、氢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聚集区;支持淄博打造“氢能生产应用标杆城市”,建设规模化制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部件产业基地;支持潍坊打造“鲁氢动力城”,建设燃料电池发动机制造基地和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区;支持滨州打造“渤海氢城”,建设“京津冀鲁一体化氢走廊”氢能生产、高端装备制造和应用示范城市。
上游发展加速,下游用氢领域也在扩围。记者了解到,山东省政府与科技部于去年4月合作启动了“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率先以济南、淄博、潍坊、青岛为试点打造样板。一年多来,进展有目共睹。“氢进万家”已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车辆1000多台,下半年预计新增400台以上;开通燃料电池公交专线30余条,总里程超过1800万公里。“我们还建成了全国首座高速加氢站,打造车站联动“山东模式”。已投用6座港口氢能轨道吊,并开展氢能集卡应用示范。
互利共赢,多家上市公司构建青岛氢能生态圈
随着各地补贴政策不断加码,氢能产业的区域竞争已经进入一个政策创新、推动产业生态高速聚集的时期,更大规模、更多场景商业化应用成为当下竞跑的关键。
2021年12月,在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氢能城市发展潜力排行榜》上,上海、苏州、深圳位列前三,青岛位列第五,一举超过了北京、南京、武汉。
富集的副产氢储备、丰富的下游场景,是青岛发展氢能产业的先天优势。这不仅吸引了不少上市公司和掌握氢能产业先进技术的企业和项目在青岛落子布局,也让产业链上的企业在耦合联动中形成日益壮大的“朋友圈”。
青岛正是山西上市公司布局氢能产业的关键一极。青岛美锦是青岛首家获得新能源商用车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同时也是青岛首条氢能公交示范运营线的供应商,目前在西海岸新区正在运营的50台真情巴士氢能公交车,运行里程已经超过260万公里。
美锦桥头堡加氢站提供青岛地产氢气
依托青岛汽车产业优势,目前青岛美锦已与多家本地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于2021年底建成投产的中石化青岛炼化氢能资源基地,初步实现了为美锦桥头堡加氢站提供青岛地产氢气。
青岛本土上市企业也是氢能产业的“主力军”。润滑油领军企业在氢能产业进行了多点布局,近半年内已先后投资超亿元。根据公司财报,公司在催化剂领域,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领先,实现进口替代;在制氢装备制造领域,已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在燃料电池核心部件领域,控股子公司氢启科技在崂山区的 CCM、膜电极、电堆自动组装检测生产线,计划于8月份具备生产能力。
搭建产业创新平台,康普顿还联合另外两家上市公司、徐工集团等十余家氢能行业头部企业,成立了青岛同清湖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围绕钟志华院士、甄崇礼院士和葛兴福院士等中外院士技术溯源,汇聚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和湖南大学三所高等院校创新资源,推动氢能“制-储-运-用”全产业链一体化企业集聚发展。
杜科新材料的背后是另一家上市青企。在此之前,汉缆股份就已投资成立了青岛汉河氢能装备有限公司。根据公司财报,汉缆股份正在进行70KW氢燃料发电车项目配套发电车核心组件的研发,这一车型是为杭州亚运会定制研发,届时将为场馆或通讯提供不间断供电服务。
氢能与储能日前被列为青岛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突破发展的十大新兴产业之一。当国家政策的“催化剂”下来时,“先干为敬”,才是对未来最好的态度。
记者:高扬
(责任编辑:娱乐)
-
苏农银行:2593.35万股限售股将于11月29日起上市流通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跻身世界乳业五强,营收规模突破千亿,落地5款“零碳”乳品,建成世界最大的液奶基地、奶粉基地……过去十年,伊利伴随中国乳制品行业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其背后有伊利不可复制的经营能力,更有对产品品质的自信。 ...[详细]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今年恰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建立40周年,根据中办、国办去年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 ...[详细]
-
“上市公司与流量艺人蔡徐坤无合作关系”,在抖音和快手的平台上,已成为今天最热门的财经话题。为什么20多家上市公司,集中在一周时间被投资者问到相同问题呢?这背后可能有什么隐情吗?北京青年报记者就该问题进 ...[详细]
-
股票私募整体仓位有所下降,百亿私募也小幅减仓。私募排排网11月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7日到11月13日当周,股票私募整体仓位指数为79.47%,相比此前一周小幅下降0.23%。百亿股票私募仓位指 ...[详细]
-
澎湃新闻从钢铁央企中国宝武方面获悉,8月9日,其旗下子公司八钢的富氢碳循环炉第三期工业实验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富氢碳循环炉成功实现喷吹热煤气,这标志着八钢富氢碳循环炉实验平台距离第三期实验目标又迈进了 ...[详细]
-
美国芯片法案落地!行业格局将迎来重塑,国产半导体步入攻坚阶段
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将面临重塑。美国当地时间8月9日,《2022年芯片和科学法案》由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生效,该法案总价值达到2800亿美元,其中527亿美元将用于芯片部分补贴,增强美国本土半导体制造,并限 ...[详细]
-
投资300万理财仅收回四成本金,投资者将华鑫证券及旗下私募告上法庭丨局外人
记者 | 冯赛琪投资300万元买私募基金,仅拿回123万元本金,66岁的投资者黄先生将投资公司告上法庭。到底由谁来为高额亏损买单?上海徐汇法院日前公布了该案件的一审判决。2015年12月25日,上海的 ...[详细]
-
民营经济壮大迎历史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有迹可循 三只松鼠践行“大食物观” 达晨财智深挖科技创新潜力
党的二十大已经胜利闭幕,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5年的工作和新时代10年的伟大变革,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任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指引、根本遵循和 ...[详细]
-
每经记者 赵景致 每经实习编辑 马子卿 近日,深圳银保监局公布了17张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指向四家银行类金融机构13名相关责任人。据处罚信息公开表,深圳分行因涉及超权限办理出口双保理、融信达业务、投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