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评论:今天,我们更懂得“粮稳天下安”的分量
原标题:马上评|今天,澎湃评论我们更懂得“粮稳天下安”的新闻分量
寒暑喜均平,欢喜入秋分。今天今天是粮稳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我们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天下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党中央,分量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澎湃评论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诚挚的慰问。他强调,新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今天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强化粮食安全保障,粮稳稳住农业基本盘,天下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分量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澎湃评论推动实现农村更富裕、新闻生活更幸福、今天乡村更美丽。全国广大农民要积极投身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让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更上一层楼!
放眼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稻浪随风起伏,玉米长势喜人,金色的田野上铺展着丰收的图景。在网上,各地各部门精心组织,大V明星直播,为推销特色农产品、提振乡村旅游、增加农民收入各显神通。在北京昌平节庆主会场,全国特色农产品产销展、“神十三”飞船返回舱及太空农业展、农趣体验展等邀你探索和分享丰收的喜悦……好一派农业丰产丰收、农村安定祥和、农民幸福安康的喜庆场面。
在接连克服去年北方罕见秋雨秋汛、冬小麦大面积晚播、局地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和应对今年南方局部严重高温干旱挑战,实现夏粮、早稻增产,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后,今天,我们更理解“丰收”二字的含义,更珍惜来之不易的粮食,更懂得“粮稳天下安”的分量。
在农业与农村全面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下,“丰收”也不止于传统意义上的“五谷丰登”,它还有着更丰富多样的内涵:不仅要物质富足,还得精神丰盈;在家的农民要丰收,在外的农民工也要致富;城乡二元要走向一体化,市民享用的各种设施与福利,农民也要逐步拥有。
“丰收”是宏观抽象的,也可以是具体可感的。为了兑现完整意义上的“丰收”,我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一代,有一些思考和建议。
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为何过往的农民干活最累,收益却最小?重要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或鲜有机会参与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业。新时代的新型农民必须从根本上革除“农村只能发展农业”的传统思维,改变农村只发展种植业的固有做法,转向农业、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从发展种植业转向种植业与林业、牧业、渔业、自然与生态教育产业、旅游业等齐头并进。这要求有关部门在教育与培训方面下功夫,有效引导农民广泛参与农产品全产业链条,切实提升他们参与高附加值环节的能力,实现全面增收,这是“丰收”的根本要义。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为农业发展夯实基础。农业尤其种植业的基本特征,决定了“靠天吃饭”的基本格局很难根本性改变,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持续旱情给农业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原因之一就是水库、沟渠等排灌体系的供给能力不足。这给有关部门提了个醒,农村基建不能仅限于交通、电力等工程,水利、排灌、水资源调度等历史欠账需要补齐,并将其作为农村基建的核心板块,最大限度降低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度,为“五谷丰登”“粮满仓”保驾护航。
谨慎取缔一些在地性产业,给发展养殖业及庭院经济留足余地。在卫生村、文明村、示范村等目标导向下,一些地方急于出台各种“禁令”,比如“禁止养猪”“限制养鸡”,干净整洁有序的目标达到了,却断了部分农户的生财之路。对此,有关部门需要处理好发展经济、搞活经济与维护生态、保护环境的关系,关切与回应村民的实际需求,给他们一些余地适度发展养殖业与庭院经济,拓宽增收渠道。
把关心留守老人作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工作,让他们安享晚年。留守老人是乡村常住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幸福晚年是农民丰收的重要内容,为了有效消弭过度劳作、倍感孤独、疾病缠身、沉迷手机等困扰老人的顽疾,有关部门应将关心留守老人作为中心工作来抓,营造全社会助老爱老的氛围,让年轻人、孩子与老人“结对子”,构建常态化的探视与交流机制,发动与引导老人走出家门,走入广场,走进教室,跳舞、唱歌、讲课、下棋、垂钓,组建与加入各类社团,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作者系广州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综合)
-
来源:中国基金报早在7月,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目前这一业务正式启动。据悉,11月20日起,由、、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五个城市开展特定养老储 ...[详细]
-
股市在关键时刻选择上涨!全球央行年会即将重磅开幕,市场静待重头戏
美国、欧洲股市周四走高,市场正在等待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该会议将于周四开始。北京时间周五26日)晚间10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期间发表主旨演讲,该会议被称为“央行行长的达沃 ...[详细]
-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张冰)8月25日,有消息称“比亚迪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发布全新高端品牌,新车价格将超过100万元。”对此,比亚迪向贝壳财经记者回应称:“高端品牌的定位是百万级新能源品牌,暂定于今年底发 ...[详细]
-
投资大幅减值,三大核心业务两项下滑,三六零半年亏损3.98亿元
记者/李彪8月25日,三六零 601360.SH ,以下简称“360”)发布2022年半期财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48.23亿元,同比下滑14.15%;利润由盈转亏,归母净亏损3.98亿元,扣除非经常 ...[详细]
-
11月22日-25日,世界智能制造大会将在江苏南京举行。作为专题论坛之一,制造智能决策控制工业软件)论坛由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组委会主办,爱波瑞江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德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 ...[详细]
-
经济日报揭螃蟹券乱象:标价跟螃蟹品质不成正比,而是跟商家“胆子”成正比
经济日报秋风起,蟹脚痒,螃蟹跟月饼一起闪亮登场。今年多部委联合发文,对超过500元以上的月饼礼盒重点监管,但螃蟹躲在价更高、水更深的地带,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螃蟹券里的套路,让众多消费者觉得乱糟 ...[详细]
-
今年以来,价格用了4个月走上高点,然而4个月后又回到年初水平。与此同时,今年1-7月,我国进口玉米1513万吨,同比减少16.7%。其中,7月进口玉米154万吨,同比减少46.3%。一边是玉米价格大起 ...[详细]
-
珠江船务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5494.4万港元同比增加110.55%
00560)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业绩,该集团取得营业额16.01亿港元,同比增加40.13%;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5494.4万港元,同比增加110.55%;每股盈利4.9港仙。货运 ...[详细]
-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刘雨青北京报道全球资本市场上的新能源类上市公司近年来皆创出新高,“双碳”经济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继工业化、城镇化后又一新的动能。根据国家气候战略中心预测,到2060年 ...[详细]
-
格力河北总代“转投”飞利浦疑云:飞利浦中国曾确认其股东身份 记者探访后公司删除相关表述
每经记者 张宝莲 黄鑫磊 最近,格力河北地区原总经销商徐自发“转投”至飞利浦一事甚嚣尘上。有媒体报道称,徐自发通过马雪丽代其持有上海飞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飞荔”)70%股份,是背后真正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