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金融工具如何助力双碳转型?!

金融工具如何助力双碳转型?

时间:2025-07-08 07:03:14 来源:上谄下渎网 作者:时尚 阅读:186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彭强 北京报道

8月7日,金融由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委会等单位主办的工具“碳中和金融产品创新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在会上表示,何助在“双碳”目标下,力双低碳经济的碳转发展加速了传统金融向碳金融的转型,中国的金融碳金融产品和服务正迈入发展的快车道。

碳金融泛指所有服务于减少或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工具金融活动,是何助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工具。在双碳目标的力双背景下,越来越多金融机构通过创新金融工具,碳转使得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成本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形成,并让排放主体来承担这一成本。工具

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全面启动以来,何助以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为代表的力双碳金融工具逐渐显现出成本低、效率高和减排效果好等优势。碳转此外,一些地方主管部门和金融机构也探索推出碳中和债券、碳中和基金等各类碳金融产品,有效地激发了市场减碳的内部动力,进一步推动经济绿色转型。

在全球范围内来看,关注气候变化和双碳的进程,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区域碳市场也在各地涌现。

德勤中国鉴定业务碳金融发展总监李健指出,目前全球范围内运行的区域性碳市场超过25个,覆盖了全球17%的温室气体排放和1/3的人口,在东南亚和南美洲等地还有20多个碳市场在计划实施和筹划阶段。

李健表示,当前国内碳市场主要聚焦在电力行业,碳价整体仍处于40-60元/吨区间内。长期来看,随着各大行业都纳入碳市场,未来碳交易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整体的市场规模和碳价也将持续走高。

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专委会主任、三峡科技董事长江冰在会上指出,碳金融是双碳目标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市场经济框架下,解决气候、能源、污染等问题的有效方式。用好碳市场和碳金融,能够破解技术研发资金难题以及传统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难题,并有力促进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发展。

对于整个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来说,碳金融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因此“转型金融”也开始受到关注。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天印指出,传统的绿色金融注重于按照行业或项目分类评判资金支持方向,注重于支持原本就“纯绿”或“接近纯绿”的项目和增量的绿色资产。

在当前的绿色金融框架下,存量的高碳行业诸如煤电、化工、钢铁、建材等行业,要想向低碳转型却难以得到有效的金融支持。存量高碳行业转型如果得不到金融和政策支持,将会导致转型延迟或失败,有序转型难以实现,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引发金融风险及失业等社会问题。

区别于绿色金融,转型金融则是指通过融资计划支持气候变化战略的实施,通过调整业务模式,以便为低碳经济转型做出贡献,范围要更宽泛。

孙天印介绍称,当前转型金融还面临着界定标准与披露要求未统一明确、转型金融工具较为单一、政策激励没有到位,以及“公正”转型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等问题。

从产品角度来看,转型金融仍是一个较为新生的事物,整体的规模也还较小,相较于国际上数千亿美元的规模,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作者:彭强)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8月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排名生变:哪吒、零跑蝉联冠亚军,“蔚小理”紧随其后
  • 国泰君安(香港):首予中信证券买入评级 目标价17.74港元
  • 中加基金债市周报:优化防控工作措施出台,关注资金利率中枢变化
  • 原广安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何甫生被查
  • 工银瑞信基金:业绩兑现红利期将现,科创板具备成长投资价值
  • “金融十六条”输血地产 房企等来“春天”
  • 快讯:德信中国暴涨160% 公司前10月累计销售305.5亿元
  • 上海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原总裁孙小明接受审查调查
推荐内容
  • 快手2022年第三季度营收231.3亿元 调整后净亏损6.719亿元
  • 徒步返乡事件后,他们为富士康招工
  • 哈萨克斯坦拟扩大对华出口水产品
  • 360数科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前三季度净利润超31亿元
  • 12年累计亏损90亿,幸福人寿两股东拟“清仓”16.37%股份离场
  • 收评:北向资金净买入166.02亿元 沪股通净买入83.0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