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净利券商锁定10家较2020增一倍 国信证券百跻身前十 自营业务高增近九成 三大亮点看财富管理
2021年净利润101.15亿元,百亿百跻同比大增52.89%,净利家较近成已稳稳拿下百亿俱乐部“入场券”。券商
4月18日,锁定身前国信证券披露2021年报,增倍证券自营全年营收238.18亿元,国信高增管理同比增速为26.80%,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101.15亿元,大亮点同比增速达52.89%,财富这也是百亿百跻公司时隔6年再次跻身“百亿净利”之列。
2021年国信证券多项主营业务均衡发力,净利家较近成其中自营业务最亮眼,券商同比激增89.70%增速最高;资管业务同样快速发展,锁定身前同比增速达36.65%。增倍证券自营相比之下,国信高增管理经纪及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业务增长稍显疲态,均只实现个位数增幅,分别为7.70%和4.43%。
但从对营收贡献度来看,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依旧延续王牌优势,该项业务2021年收入107.69亿元,占营收比重高达45.21%;投资与交易业务高增近九成,实现收入74.16亿元,是第二大创收来源,营收占比31.14%;经纪及财富管理+自营双引擎即贡献了公司近八成的营收,而投行和资管两项业务总和仅10.95%。
随着国信证券的加入,2021年百亿净利阵营最终锁定为10家,数量已较2020年翻番,新晋入围的5家分别是、、银河证券、与国信证券。10家百亿净利券商分别是(231.00亿元)、(150.13亿元)、(133.46亿元)、(128.27亿元)、招商证券(116.45亿元)、(108.54亿元)、中金公司(107.78亿元)、银河证券(104.30亿元)、中信建投(102.39亿元)和国信证券(101.15亿元)。
经纪业务占比超四成,三大亮点看财富管理
有非银分析师曾提出,财富管理和自营是21年券商主要的盈利增长点,国信证券的业绩也恰好是这一规律的有力体现——财富管理+自营双引擎贡献了公司近八成的营收。
其中,经纪及财富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7.69亿元,同比上升7.70%,也是国信证券最大的收入来源,占比达45.21%。截至2021年末,公司经纪业务客户数量达1254万,同比增长17%;托管资产规模突破2.31万亿元。其中,资产托管及基金服务业务收入同比上涨17%,标准产品托管及基金服务业务规模同比增长超过20%。 在财富管理转型大势中,国信证券2021年对“鑫投顾”、“国信优选”、“国信智投”、“国信私享”四大财富管理品牌做了精准定位,分别对应证券投顾服务、基金代销服务、公募基金投顾业务和高净值客户定制服务,从普惠金融到私人财富的全方位买方投顾体系正式成型。
6月底获试点资格,10月收到场检批复,11月正式开张,基金投顾业务“国信智投”无疑是2021年国信财富管理的一大亮点。尽管未透露最新签约规模,但在年报中,国信证券对基金投顾最新进展亦有着墨,如与基金公司合作的平台型基金投顾业务正式上线,自有型和平台型基金投顾协同发展的业务布局基本形成。
公司财富管理第二大亮点是量化交易,包括加强交易系统建设,为不同客户群体构建多层次量化交易产品服务体系,量化交易市场份额稳步提升。第三大亮点围绕机构及高净值客户展开,上线国信期权极速交易系统,打造面向专业机构客户的衍生品极速交易解决方案;打造“国信私享”定制业务品牌,满足高净值客户一站式财富管理需求。
自营收入大增近九成,鹏华基金也成增收“利器”
国信证券证券投资与交易业务2021年开启“加速度”,共实现营业收入74.16亿元,同比大幅上升89.70%,在所有主营业务中增速最高。关于自营高增的财富密码,国信年报中也可略知一二。
在权益类投资上,公司实施以资产配置和多策略组合为支柱的投资模式,坚持以风险预算为出发点,力争实现中低风险绝对收益的目标;固收类投资方面,公司及时提高债券持仓、优化持仓结构,取得了较高的投资收益。
此外,私募业务及另类投资业务更是迎来大爆发,2021年,国信私募子公司国信弘盛实现营业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111%;净利润4.83 亿元,同比增长104%;另类投资子公司国信资本实现营业收入6.82亿元,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139%和126%。
随着资产管理新规过渡期结束,在大资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行业格局中,国信证券资产管理业务实现收入5.42亿元,同比上升36.65%。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实现资产管理净值规模为1476.51亿元,较上年末上升1.02%,基本持平。
值得注意的是,国信证券参股50%的鹏华基金2021年亦表现不俗。截至2021年末,鹏华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不含子公司)首次跨越万亿大关,达1.03万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公募规模为7705亿,同比增长2086亿,增幅37%,稳居行业第一梯队。2021年鹏华基金实现营收44.37亿元,净利润达10.08亿元。基于此,国信证券以参股鹏华基金从事基金管理的其他业务2021年实现收入30.25亿元,同比增速达20.99%,是公司除了经纪、自营外的第三大收入来源。
相比之下,国信投行业务增速则稍显疲弱,2021年实现营收20.66亿元,同比增速4.43%。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股票承销项目37.5个,同比增长40%,行业排名第8,较上年上升2名;募集资金439.36亿元,行业排名第2.其中,完成IPO项目16.5个,行业排名第10;完成再融资项目21个,排名行业第7.北交所方面,截至2021年底,公司持续督导新三板项目82个,年内完成新三板定增项目2个,融资金额8287万元。
百亿俱乐部大扩容,Top10净利占比近七成
在火热行情的催化下,2021年证券公司实现了业绩大爆发。其一,从证券业协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来看,140家券商净赚1911.19亿元,同比增长21.32%;其二,2021年百亿净利券商较2020年新增5家至10家,数量同比翻番。
全行业喜提丰收年之下,上市券商的表现格外亮眼。随着国信证券业绩放榜,上市券商年报披露已进入尾声,截至发稿,已有36家券商公布了2021年度经营业绩数据(含业绩快报)。目前已披露的36家券商整体经营情况向好趋势不改,33家均实现盈利,创收能力更上一层楼。
营业收入排名前10的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765.24亿元)、海通证券(432.02亿元)、国泰君安(428.17亿元)、华泰证券(379.05亿元)、银河证券(359.84亿元)、(343.07亿元)、广发证券(342.50亿元)、中金公司(301.31亿元)、中信建投(298.72亿元)和(243.70亿元)。
从赚钱能力看,36家公布业绩的券商中,共23家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20%,整体成长能力强劲。其中,排名前10的券商悉数进入百亿净利阵营,分别是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中金公司、银河证券、中信建投和国信证券,其中招商证券、中金公司、银河证券、中信建投、国信证券均是新晋入围。
在证券行业实现高增长的同时,行业格局继续向头部券商集中,前10券商共实现净利润1283.47亿元,占比高达69.89%。中信证券“券业一哥”的地位依旧难以撼动,2021年实现净利润231.00亿元,在如此高基数下增速同样表现强劲,较上年大幅增加55.01%。
国泰君安以150.13亿元净利位居第2,华泰证券凭借133.46亿元排在第3.第4至第10分别是海通证券(128.27亿元)、招商证券(116.45亿元)、广发证券(108.54亿元)、中金公司(107.78亿元)、银河证券(104.30亿元)、中信建投(102.39亿元)和国信证券(101.15亿元)。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不少中小券商亦表现亮眼,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2.04%增幅第一,东方证券(97.26%)、(66.19%)、中信证券(55.01%)、国信证券(52.89%)、(52.36%)净利润增速均在50%以上。尽管在2021年行情大好之下,也有(-40.46%)、(-14.34%)、(-8.29%)等多家上市券商净利下滑。
基本面与估值明显背离,分析师仍看好券商长期价值
除行情助推外,券商2021年业绩大丰收还有哪些业务?据国泰君安非银团队分析,券商盈利提升来自于营收的高增长,零售业务和机构业务是主要驱动力,其中财富管理产业链与场外衍生品则分别是零售与机构业务增长的主要动力。
对于券商2022年的主要看点,国君非银给出的答案是机构业务。该团队认为,具备机构业务竞争优势的券商更能享受由机构业务带来的盈利超预期;头部券商的机构业务收入贡献远高于行业平均,预计资本将成为机构业务2022年核心竞争力。
但眼下上市券商面临的一大现实难题是,券商基本面和政策面与估值形成的较大反差,但板块或迎来估值修复同样是多家券商非银分析师的观点。
非银团队认为,券商盈利持续创新高,相对ROE 已经接近前期牛市(2015~2016年)水平,但其估值仍处于历史估值底部 1/4 分位。
不过,基于长期盈利中枢确定性抬升,东吴非银依旧看好券商长期配置价值,具体理由如下:财富管理业务持续增长,渠道、产品和投顾均深度受益;衍生品规模保持较快增长,新产品陆续推出叠加制度持续规范,FICC 构成核心增量;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速科创板和北交所带来新增量,同时注册制改革也带来存量业务制度红利。
东方证券非银团队同样指出今年一季度来大券商、中小券商股价表现与基本面存在明显背离,站在当下时点,东方非银认为更要坚定地稳守主线逻辑清晰、业绩韧性更高的低估值龙头标的。衍生品主线,以股票衍生品为代表的机构业务是行业中长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大公募主线,券商旗下基金公司仍是券商板块最主要的中长期α赛道,规模和集中度还有非常大的向上空间。
(责任编辑:娱乐)
-
一加Ace 2手机曝光:搭载骁龙8+Gen 1芯片,100W快充
一加 Ace 2 手机开始浮出水面,预计将配备骁龙 8+ Gen 1 芯片,5000 万像素主摄像头,采用 Android 13 操作系统,并支持 100W 快充。一加 Ace 2 可能在 2023 ...[详细]
-
近日,多部门出台政策中又有多条利好风电。与此同时,今年以来,风电招投标增长远超预期。为此,市场机构普遍预测2023年风电产业持续回暖。“风光电的发展正当其时。”国家节能中心专家库专家沈国平向上海证券报 ...[详细]
-
11月22日,比亚迪002594.SZ)回应界面新闻称,近期关于公司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的传言,均为不实信息。当天有媒体报道称,比亚迪计划于2023年二季度量产钠离子电池,搭载于秦、海豚及海鸥等车型。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
-
本报记者 颜世龙 北京报道“我主持选育的玉米新品种目前已经审定了2个,报审了2个,还有10多个组合在国家联合体参试中。”因疫情原因,翟伟不得不取消与《中国经营报》记者的这次当面采访,但在电话那头,依旧 ...[详细]
-
新京报讯记者王子扬)11月22日,新京报记者了解到,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2022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十大行动第七批)典型案例显示,今年5月,尚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查处了涉嫌侵犯“红牛”注册商标 ...[详细]
-
新浪科技讯 11月22日下午消息,快手今日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公司第三季度营收231.3亿元,同比增长12.9%,预估225.6亿元;净亏损27.1亿元,预估亏损37.3亿元。调整 ...[详细]
-
欧盟委员会提议从2023年1月1日起引入为期一年的天然气价格调整机制
【欧盟委员会提议从2023年1月1日起引入为期一年的天然气价格调整机制】财联社11月22日电,欧盟立法草案显示,欧盟委员会提议从2023年1月1日起引入为期一年的天然气价格调整机制。提案暂时没有实际的 ...[详细]
-
“8.25”本土疫情发生以来,许多市民都很关注成都市蔬菜肉类供应如何?有没有偷偷涨价?近期,我们也收到了一些关于价格的投诉举报。为保障生鲜市场价格秩序稳定,9月1日上午,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了生鲜 ...[详细]
-
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共15条,主要五方面内容:一是明确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基本要求,主要选择资本实力较强、经营较为规范的公司参与;二是明确保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