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影医疗薛敏首次进入《福布斯》内地富豪榜,两次创业终造千亿医疗器械巨头
11月10日,联影两次《福布斯》发布2022中国内地富豪榜。医疗医疗相较于钟睒睒、薛敏李西廷、首次斯内陈邦、进入巨蒋仁生、福布孙飘扬、地富药明系李革等福布斯榜单“老朋友”,豪榜医疗领域这次迎来了新面孔——实控人薛敏。创业他也是终造今年3位首次上榜者中的一员,以52.5亿美元的千亿器械财富排名第64位。
目前,联影两次薛敏为联影医疗实控人,医疗医疗联影医疗控股股东联营集团董事长。薛敏联影医疗为国产医学影像设备龙头企业,首次斯内今年8月22日正式登陆科创板,发行1亿股共募资金额109.88亿元,成为今年科创板目前募资规模最大的IPO。上市首日,联影医疗一度超涨70%,市值站上1500亿大关,在二级市场的寒冬中十分惹眼。不过,相较于公司,它的创始人薛敏稍显低调。
联影医疗并非薛敏首次创业。1957年出生于湖北麻城的薛敏本硕分别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专业、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磁共振物理专业。研究生期间,他师从著名核磁共振专家吴钦义教授和叶朝辉院士,成为中国从事磁共振成像研究的第一人。
1988年,薛敏出国留学,赴美国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和克利夫兰医学中心(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 CCF)攻读生物医学工程学博士学位,后于CCF医学中心担任高级研究员。
赴美十年后,41岁的薛敏于1998年走上回国创业之路。在上世纪末开放的浪潮下,一大批国产医疗设备公司在深圳破土而出。薛敏也于此创办了磁共振公司迈迪特,并率团队研发制造出中国首台1.5T超导磁共振系统。
而很长一段时间里,本土医疗设备公司始终处于“小、散、弱”的状态,在GPS(GE、飞利浦、西门子)等外资巨头技术和品牌优势的猛烈挤压下,只能在低端市场中夹缝求生,难以做大。薛敏曾直言,国产品牌进军高端医疗设备行业,“面对的不是零起点,而是负起点,国内品牌的口碑都被做烂了。”
2002年,迈迪特被西门子看中,双方合资组建西门子迈迪特,西门子拥有75%股份,薛敏则由创业者转型为职业经理人。也是在西门子,薛敏遇到了此后共同创办联影医疗的张强,后者为西门子中国磁共振事业部总经理。巧合的是,两人都在上海读书,后均来到凯斯西储深造。
做国产高端医疗设备的创业想法始终未灭。2010年前后,“新医改”第一次拉起了大型国产医疗设备崛起的大幕。薛敏和张强二人离开西门子,筹建联影。2011年3月,联影医疗成立,布局了CT(计算机断层扫描仪)、MR(磁共振)等七大高端医学设备产品线,是国内第一家拥有全线高端医疗设备产品的公司。
2015年5月,薛敏出任联影医疗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他在写给联影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中表示,“过去的一年,将成为中国医疗设备行业出现重大转折的标志年。”这是因为,2014年联影医疗的首个产品问世,销售元年收获近10亿订单,全线产品在全国装机数量超过数百台。
而首次在资本市场上大放异彩,则要等到2017年。当年9月,联影医疗获A轮融资33.33亿元,投后估值达到333.33亿元,创下当时中国医疗设备行业最大单笔私募融资记录。同年10月和2018年4月,联影注资3亿元成立人工智能子公司联影智能,进军医疗AI领域,随后发布智能化战略(United Intelligence)。
早在联影医疗初创时期,时任联影首席顾问的薛敏时常向创始管理团队建议,在一个外资垄断的市场,本土品牌想要突围,必须追求完全自主创新,力争自主研发所有产品核心技术。“如果同其他国内中小企业一样只满足于中低端市场,路只会越走越窄。只有坚持自主创新之路,才能不被国外强企扼住喉咙。”
不过,技术突破和虎口夺食都绝非易事。
联影医疗招股书显示,目前,公司部分产品的核心部件仍依赖外购,包括生产CT产品用的球管和高压发生器,生产XR(X射线成像系统)产品用的X射线管、高压发生器和平板探测器,生产RT(放射治疗系统)产品用的磁控管等核心部件,可能产生短期缺货或成本上升风险。
而在产品方面,联影医疗的高端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及放射治疗设备主要包括CT、MR、XR、MI(分子影像系统)、RT。具体而言,前两者营收占比最大,2021年分别占为47.87%、21.39%。
其中,CT以探测器排数为主要指标。公司招股书定义64排以上CT为中高端型CT,以下为经济型CT。2019年至2021年,公司CT系列销售数量分别为614台、1277台、1814台,其中经济型CT占比均在85%左右,经济型CT营收是中高端型CT的1.5倍至2倍。MR以场强为核心指标,场强数值越高,技术壁垒越高。同一时期,公司MR销量分别为215台、270台、337台,其中1.5T MR的占比接近八成,1.5T MR营收是3.0T MR的1.2倍至1.6倍。也就是说,目前,中低端产品仍是联影医疗的主要营收来源。
此外,新冠疫情以来,肺炎影像学特征成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这带动了医疗机构对CT和移动DR(数字化医用X射线成像)产品的大量配置需求,大幅提高了联影医疗此类产品的收入。2020年,联影医疗一举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为9.03亿元;营收为57.61亿元,同比接近翻倍。其中,XR营收为8.24亿元,占比14.46%。
不过,上述大型医用设备的使用年限在5至10年,这意味着疫情可能透支了未来市场需求的释放空间。2021年,联影医疗的XR营收和占比降至4.94亿元和6.91%。
当下,在联影医疗面前的是“国产替代”和“医疗新基建”等政策红利。2020年12月31日,薛敏以公开信形式宣布,由张强接任联影医疗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职位。此后,薛敏作为联影集团董事长,将把精力投入到集团各个版块的战略布局与协同管理中。薛敏此前公开发言表示,未来5-10年将是国产企业赶超的关键窗口期,以5G、AI、云计算为代表的“新基建”,将为“中国品牌”铺设一条加速发展的快车道。而这其中,联影能分得多大的蛋糕,有待时间的考验。
(责任编辑:综合)
-
澎湃新闻记者 李思文 实习生 李千慧近日,浙江杭州的王女士向澎湃质量观投诉平台反映称,她花费38万余元购买的蔚来ES6新能源车,在提车12天后即出现中控、仪表盘黑屏无法开启的故障,她怀疑买到了有质量缺 ...[详细]
-
又入袋近10个亿!“民营光伏电站第一股”联手富士康,能挑战隆基吗?
“民营光伏电站第一股”的盈利能力已修复。近日,601778.SH)发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营收为9.93亿元,同比下降1.22%;归母净利润为1.98亿元,同比增长16.69%;扣非净利润为1. ...[详细]
-
据广东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广东省委批准,广东省纪委监委对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原党组书记、局长麦教猛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麦教猛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详细]
-
德国总理朔尔茨北京时间11月4日上午抵达中国,开始为期一天的访华行程。随团访问的企业中,与医药健康和生物技术领域相关的企业占比超过了其他任何行业,其中包括默克集团、拜耳集团、BioNTech公司和喜宝 ...[详细]
-
北京金融法院丁宇翔:发挥金融的调节经济等功能应建立于实体经济生产之上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徐倩宜 北京报道11月23日,2022京津冀金融司法协同论坛、金融专业化审判合作论坛在京举办。北京金融法院审判第一庭负责人丁宇翔出席论坛并围绕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供司法保障的着力点 ...[详细]
-
据上海海关统计,截至11月3日,第五届进博会进境展品通关基本完成,上海海关共已验放进博会展品总额达3亿美元,与上届相比增长了40%。展品涉及4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3个RCEP成员国。 ...[详细]
-
食品添加剂风波后,大股东又遭东方证券索赔4.81亿,麦趣尔未来何去何从?
深陷丙二醇添加剂“黑天鹅”事件的乳业上市公司002719.SZ)再遭打击。因与600958.SH)的质押式证券回购纠纷,麦趣尔近日收到上海金融法院一纸开庭传票,东方证券请求法院判令新疆麦趣尔集团有限责 ...[详细]
-
北京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公开征求意见,涉车位表决权等
新京报讯记者徐美慧)11月4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北京市住宅小区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规则》)并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11月18日。本次公开征求意见的《指导 ...[详细]
-
欧洲央行副行长Luis de Guindos表示,央行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之际,应当小心行动,要选择“被动”的办法来实施所谓的量化紧缩。“这个过程必须谨慎、审慎,通过我们所称的被动QT,”Guindos ...[详细]
-
多位车企高管隔空“舌战” 纯电MPV为自主品牌向上另辟新战场
伴随着极氪009的上市,多位车企高管在微博上展开了一场持续数周的“隔空”喊话。事件的始末要追溯至极氪009公布座舱细节图的那日,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想率先“开炮”,指出极氪品牌首款电动MPV ...[详细]